第227部分(第2/4 頁)
那裡,身邊只有簡易的儀仗,身上也是青色皇帝常服。
陳新不敢抬頭去看,旁邊引禮官開始唱禮後,帶著眾人一起跪了下去。
。。。。。。
一片綠蔭之中,陳新等人陪著皇帝在御花園荷池邊談話,盧傳宗等人都坐得較遠,有幾名宦官在那邊伺候,崇禎身邊只坐了溫體仁、梁廷棟、王廷試和陳新,這類招待不屬於賜宴,沒有太多禮儀。正式的覲見已經結束,這裡的氣氛便隨和得多。
崇禎讓尚膳局準備了不少宮中獨有的點心,有甘露餅、響糖、寶裝茶食等等,實際也和外邊的精品相差不多,而特別照顧他們的,便是每人一碗燕窩羹,這是崇禎最喜歡的小吃,每次煮這道羹的時候,都要五六人輪流品嚐調味,不斷調整達到最符合皇帝口味的效果。
方才覲見之時,梁廷棟宣讀了任命的詔書,陳新這次毫無意外的當上了登州總兵官,署左軍都督府都督同知,從一品的武官,真正的高幹了。武散階按著從一品的等級,初授榮祿大夫,跳過了奴兒哈赤幹過的龍虎將軍。武勳則沒給他升,還是個護軍。另外還有一個很大的榮譽,便是給他加銜太子少保,這個是文武通用的,通常都是身份的象徵。
除了登州鎮總兵外,其他都是虛銜,這些虛銜說來無用,但對朝廷是很有用的。一般的六部尚書要搞一個太子少保都是費勁的事情,六年考滿才能到太子少保,九年到太子太保。吏部尚書這麼強勢的六部之首,也至少要六年到太子太保。
加太子少保,已經是正二品,但一路加上去卻還有八級,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再上面還有還有 太子太師、太子太傅三孤、太子太保,最後太師、太傅、太保這三公,上面還可以加八次才到頂,這些是文武通用的,說來有這個就可以和文官平起平坐,實際也沒用,只是說出來好聽。但有這個東西,就可以避免最後賞無可賞的情況發生。
就算陳新確實厲害,升到太師了,那也還有武勳可以升,所以這次沒給他加武勳,他的武勳還是護軍,後面還有四級可加,又可以混一下了。勳章是陳新的小紅花,這些虛銜就是朝廷的小紅花。用來應付那些立功多的人十分好用,也不用費銀子。
到時候立了功,就給升一級,到後面三公就更慢,陳新的酒肉朋友延綏總兵吳自勉,就是都督同知,從一品的武官,熬到退休才混了一個太子少保的正二品虛銜。
總的來說,陳新的地位和祖大壽差不多了,祖大壽的少傅沒了,左都督沒了,署職降成了和陳新一樣的左軍都督府都督同知,就剩一個平遼前鋒總兵官的軍職,當然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官職,皇帝是不敢取的。
盧傳宗等人也都升了副總兵或參將,署職到了左府僉事。散階到了驃騎或鎮國將軍,此時都在一旁眉飛色舞。
至於普通士兵的升遷,達到兩三百人之多,陳新本不願弄太多人有朝廷升職,免得在軍中增加朝廷的影響力,但宋聞賢勸他按常例,最後還是報了,明軍的升官都是按腦袋算,分奇功、頭功、次功等等,雖然在陳新看來很不合理,但在明代也是沒法的事情,明初是按戰鬥表現來定的,比如永樂時候的奇功就是破陣、奪旗、斬將、率先進擊等等,相對更公平,後來大夥慢慢發現漏洞,慢慢的越搞越走樣,打一仗殺幾人十幾人,報功的兩三百,什麼先擊、奪旗、救援、抓姦細全都安排滿,報功的權力又都在統兵官手上,大功都給他親信佔了,後來不得已才改成了按首級計算。
首級制弊端也多,殺良冒功和臨陣爭搶是最大的兩項,一直爭議不斷,但朝廷找不出更好的法子,只能將就著用了。但在實際運用中,各鎮的將官對分賞有一定的自主權,何良臣和戚繼光都對首級製做了改進,何良臣是下來平分,戚家軍就是戰兵不得砍人頭,火兵砍了大家下來分,前面的拿多的,後面的分少點,大概算下來,前面拿狼筅長槍刀牌的能搞到三兩左右,火槍兵二兩,火兵就只有五錢。
文登的戰功是重視作戰表現,不按人頭記功,最後的作戰獎勵是以任務完成程度來計算,每次報功根據作戰規模限制報功人數,加上獨立的軍法官制度,陳新認為應該是目前能實行的最好軍功體系。
陳新吃著點心,腦袋中已經把升遷的事情想了一遍,順帶連炊事員火兵都想到了,崇禎吃完了燕窩羹,似乎比較滿意,面色平和的跟幾人介紹起點心的由來,溫體仁十分湊趣的順著皇帝的話頭,讓氣氛更加融洽。
陳新看得出來皇帝今天心情很好,他不但給了陳新登州和金州之戰的人頭賞,連身彌島之戰拖欠的人頭賞都給了,陳新又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