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第3/4 頁)
現,岸上傳來大聲的呼喊,成群的百姓從工坊湧進碼頭,陳新站到船頭對人群拱手,一陣歡呼聲在岸上響起,文登營的光輝戰績早已傳遍威海,劉民有接到固安大捷的訊息後,讓那些教師在識字班大力宣揚,再經過學員一傳揚,所以人人都對這支子弟兵敬佩有加,陳新的威望也更上層樓。
福船停好後,陳新領頭走下跳板,人群自動讓開一條路,同時熱烈的鼓掌,這也是從文登營和學堂傳出的,並且很快在堡民中流行,成為他們歡迎的方式。
劉民有一手幫李冉竹拿著行李,另一手牽著李冉竹,幫著她下了跳板,那些墩民看到這位劉先生,又是一陣歡呼,問好的聲音不停響起,劉民有鬆開李冉竹的手,向兩邊拱手示意。一路上還指著周圍的建築,告訴李冉竹何處是工坊,何處是學堂。
各處聽到訊息的人都往這邊過來,各條街巷堵得滿滿的,人群跟著兩人移動,兩人也沒有發表什麼獲獎感言,只是微笑著回禮,陳新直接回了家,聞訊趕來的趙香迎到他,一路哭著陪他回去。
劉民有先叫過趕來的徐元華,讓他安排周來福和老蔡等人的吃住,然後才往自己家裡走去,他的宅子在陳新院子的旁邊,兩進的院落,平日有兩個請來的老年軍戶照看,見到劉民有回來,趕緊把大門開啟,劉民有在門口跟眾人道謝後,帶著李冉竹和傻和尚進了院子。
李冉竹進到門裡,這裡就是她以後的家。她帶著一種開獎般的心情打量著個安樂窩,一進與普通的人家相差不多,左右廂房,還有一間單獨的廚房。裝飾很樸素,這裡一般是丫鬟和僕人住的,有兩個房間還空著,她迫不及待的到了二進,推開門眼前一亮,二進的天井十分寬闊,當中有一座小花園,裡面種著各種小樹和花草。花園周圍的空地上,有一個單槓和一些啞鈴。
二進就是主人休息和活動的地方,屋子的迴廊下襬著幾張椅子,李冉竹自從家被抄了之後。曾被賣到一戶縉紳那裡,那裡的院落很漂亮,但是給她的感覺很陰森,這裡雖然簡單,她的感覺卻非常溫馨。
李冉竹挨著房間看過去。廂房基本都空著,書房裡面的書架上放著寥寥十幾本書,而且還都是農書或者神器譜一類,桌子上倒是堆滿了舊的文冊。走到正屋門口。李冉竹停住,有點不好意思的問道:“劉。劉先生,我住哪個屋子。”
劉民有一指一進道:“丫鬟住外進。”
李冉竹扁扁嘴。劉民有這才笑道:“你喜歡哪個屋子就住哪個屋子,自己選一個。”
李冉竹把她自己那包小小的行李拿了,高興的進了一個大點的東廂房。稍稍休息,就到廚房動手煮飯,兩個老軍戶不懂她的菜式,只是幫忙打水燒火。
…;
劉民有到廚房門口,看著這個女人忙碌的背影,忽然覺得自己有家了。
李冉竹的手藝自然比那些軍戶好,劉民有中午吃了一頓豐盛的大餐,雖然菜很多,但都被傻和尚掃蕩一空。
吃過飯後,李冉竹跟著劉民有出門,傻和尚又要跟著,劉民有跟他暗示兩遍,這傻和尚根本沒懂,劉民有也懶得再說,兩人帶著一個巨大的尾巴,到墩堡中參觀起來。
他們先去了工坊,劉民有到裡面見了唐作相等人,跟他們介紹了李冉竹,只說是以後要管理內部商業的,唐作相和王鬍子等人對女人當管事的很驚異,但看兩人模樣,大概猜到是怎麼回事,劉民有知道他們心思,但他規劃的內部商業的營業員以女人為主,負責人用女人也不怕管理不順暢,他大略跟兩人說了一下,讓李冉竹參觀了鎧甲的流水作業。
然後兩人便去了南邊的居民區,路過文登營威海駐地時,圍牆裡面操練的口號震,李冉竹從未見過軍隊操練,十分好奇,對劉民有問道:“劉大哥,這裡面能不能看?”
劉民有搖頭道:“這裡面是軍隊,沒有腰牌一律不準進,連我要進去,都得有人帶領登記才行。”
李冉竹哦了一聲,劉民有笑道:“他們早上要出來跑操,你要想看,到時候去看便是。他們是這裡生活的保障,都是些好漢。”
李冉竹答應了,兩人又一起去了居住去,那邊的那些窩棚已經都改造了,形成一個新的居住區,劉民有將新舊兩塊地方分開,各自使用自己的公共設施,已經不是去年那種髒亂差。一些剿匪受傷的老兵退下來,暫時沒有安置工作,陳新成立了一個巡捕隊,用棍棒加罰款,比劉民有原來的警告牌管用得多,現在墩堡裡面再沒人敢亂倒亂拉,等候的時候都知道排隊了。
一路上只要碰到的墩戶,都熱情的叫著劉先生,李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