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頁)
棧心中忽然萬般難過,眼中蓄滿了淚水,心尖子上的肉抽抽地疼痛。
相思未必能相見,夜雨春愁萬點紅。
一別離成遺世恨,再回首是千年身!
卻聽得鎮三關又說:“俺知道,你是想出去找個營生,混口飯吃。可是你人生地不熟的,進了關也盡是兵荒馬亂的地方,一個人難活。跟著老子的馬幫,會有你一口飯吃,凍不著、餓不著你的。”
息棧心中感激,眼底又忍不住氤氳,緩緩訴道:“大人的好意,在下知曉。只是,只是……”
躊躇了半晌,不知如何開口訴說那細緻無奈的心境,最終還是揀了一句最容易的話:“只是,那一日,在你的山寨裡,傷了你手下的人,恐怕……”
“咳!你是為這事兒難為?你是傷了老子的人,自己也沒撈著個好兒不是?再說,那時候你又不是我綹子裡的人,咱爺們兒都是刀口上舔血過日子的人,腦袋都提在褲襠裡,還怕傷麼!”
息棧悲憤地捂臉,誰跟你是“咱”,就你這廝的腦袋才提在褲襠裡!!!
男人自顧自地吃光了盤子裡剩下的幾片驢肉,喝乾了燒刀酒,抹了抹嘴,看著少年。
一雙溫熱的眸子裡隱含著鎮定自若的笑意,如沐朝陽,如飲甘泉,如金風玉露一相逢,點解人間無數愁。
息棧看著這雙眼睛,沒辦法說出那個“不”字兒。
鎮三關的聲音沉沉地傳入了息棧的耳朵:“這樣,俺就當你是點頭答應了,就別反悔了?”
息棧低頭默然不語,似乎就是在等著對方替他敲定這樣一件事。有些人就是天生做頭領的那塊料兒!
鎮三關笑著伸手一拍桌子:“店家,來一斤醬驢肉,打包!”
一大包用油紙包裹好的驢肉,香噴噴的,塞進了息棧懷裡。
男人眼角笑紋遍佈:“小子,自己拿著,夠你在山上吃個三天的!怎樣,這驢肉比那燒雞好吃吧?
息棧垂首不語,眸間訕訕一笑。
男人開懷喝道:“走,跟老子回去!”
……
注:
(1)“漢陽造”:民國初期各地慣用的步槍,因清政府根據德國毛瑟1898步槍在漢陽兵工廠仿製而得名。旋轉槍栓的手動步槍,五發彈匣。
14、插香頭小鳳拜山
第十四回。插香頭小鳳拜山
秋霜細潤寒涼,澗水清澈刺骨。
那一日,息棧沐浴了手腳,擦淨了小臉,將半長不短的一頭亂髮編起來束到後頸。一身髒兮兮沾染了血跡和塵土的羊皮衣褲,被他用篩過的細小砂礫,輕輕磨蹭,將那一層油膩髒痕搓掉,顯出白花花的羊羔皮本色。
紮好腰帶,腳蹬皮靴,身背鸞鳳之劍,邁步進了聚義大廳。
大廳里人員齊整,皆為綹子裡的大小頭領和得力的夥計,七七八八地擠了快一百來號人。
堂子的正中上首,擺了一張香桌,點了香爐,供了達摩多羅的畫像和老掌櫃的靈牌。
眾人見息棧進了門,都慢慢地轉過臉看向他。或陌生或熟悉的一張張臉上神色各異,緩緩錯肩給他讓開了一條路。
少年走到大掌櫃身前,頷首微微行了個揖禮。
鎮三關擺擺手,攬過少年的肩,拍了拍,對大夥說:“今兒是黃道吉日,咱們野馬山的綹子,添個新夥計!這人呢,大夥都認識了,打也打過了,傷也傷了一溜夠兒,呵呵呵呵~~~~~~別的廢話都甭說了,以後大家都是自家兄弟!”
轉過臉對少年說道:“小劍客,插香頭拜山吧!拜了山,你就算是俺鎮三關綹子的人了!你可要想好嘍,現在反悔還來得及,你還可以扭頭走,俺也不難為!”
少年神色莊重,抬眼問道:“大人只說如何拜山,怎的拜法?”
鎮三關擺頭看向軍師:“這羅哩八索的事兒,四爺你跟他說!”
軍師悠然開口道:“所謂拜山,就是點燃十九根香,一根一根插到那香爐中,前三後四左五右六。每擺一根香,念一句拜詞,詞唸完了,香也插完了,就算是拜過了達摩老祖和這野馬山頭。拜詞呢,頭兩句是‘紅日當頭照青山,十八羅漢聽我言,’最後一句是‘吉星永照野馬山。’中間的十六句你隨便講,七字一句排上了即可。”(1)
少年微皺眉頭:“定要七字一句?可要押韻?”
“是。韻對不上也無妨,隨便說說即可。”
息棧心想,自己熟悉的古詩和散賦,皆以四六言為主,夾雜三五言,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