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真的會有觀眾想看?(第1/2 頁)
葉桓丘炒的這一盤紅薯葉子,反而成為了搶手貨,程老爺子也不免多夾了兩筷子,搭配上普普通通的麵條,也是吃得津津有味。 尼葛麥提的西紅柿炒蛋屬於剛剛及格,這鹹甜味道調得不是很理想,加上炒制的時候,雞蛋散碎,一筷子壓根夾不起完整的雞蛋,那番茄又燉得過於軟爛。 整體炒得不是那麼的成功! “小葉,今天這頓午飯既有我的先見之明,也有你的力挽狂瀾,要不然咱們這頓飯都吃不了。那紅薯葉子炒得非常好吃!” 就看著空空如也的盤子,就能明白有多受歡迎了。 ”沒浪費就好“ 葉桓丘覺得吃得也不怎麼盡興,也就是考慮到程老爺子的胃口了,要不然就他們這五個人,不至於就吃那麼點。 由於用的都是一次性的可降解的玉米殼餐盒,所以只需要清洗兩個盤子就足夠了。 跟程老爺子也交流得差不多,再待下去就有點耽誤他老人家的午睡,所以在午餐結束後,他們找個合適的機會,暫時辭別老爺子離開。 錄製到這邊,節目組也沒有再舉攝像機,詢問了一輪,大家都沒吃飽,於是薩北寧開著車又帶著幾人一塊先去吃頓飯。 吃飽喝足以後到海岸邊散步消食,節目組本來的意思是讓他們打發時間,重頭戲放到了晚上。 來到海邊公園處,這裡不少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聚集在這大榕樹下,遠遠地就聽到了樂器彈奏的聲音。 還有人在唱歌,一聽到這種上了些年紀的歌聲,薩北寧就有些激動,硬是要過去看一眼。 到了地方後,高歌一曲的中年男人此時此刻意氣風發的模樣,看起來一點也不像上了年紀的。 “唱得真棒!” 薩北寧他們為這支中年人樂隊鼓掌。 上前採訪兩句才知道,他們是這片區域的導遊職員,在旅遊淡季的時候,就自己組建了一支浪潮樂隊在這大榕樹下面彈唱。 也算是豐富一下工作人員的業餘生活。 這時候大家起鬨,讓盧豫上去唱一首歌,之前在程老爺子那邊,廚藝上沒表現好,導致到現在他還有點小鬱悶。 正好遇到樂隊,上去高歌一曲,把這幾分鬱氣一掃而空。 “好,那就唱一首” 盧豫也不扭捏,大大方方的上臺去,唱了一首經典老歌《再回首》。 拍手迎合節奏期間,又一個人登場,薩北寧他們的老朋友李司司,她到了以後找個地方坐下來安靜的聽歌。 “讓我們掌聲鼓勵,盧豫唱得真不錯。” 薩北寧說著讓尼葛麥提也來一首,他唱的是本地的一首民歌,倒也是頗受歡迎。 “其實我們都算是班門弄斧,實際上我們當中有一位真正專業的歌手,音樂領域裡的佼佼者,小葉,一葉知秋!讓他登場為我們現場的所有人獻唱一首好不好?” 周圍的遊客大爺大媽們在薩北寧的鼓動下,也是將掌聲鼓得震天響。 葉桓丘登臺,從樂隊領唱林大哥的手裡接過麥克風,他跟樂隊溝通一番,詢問一下他們會不會《無名之輩》這首歌,他們紛紛點頭。 “感謝薩哥讓我上來演唱,我就唱一首《無名之輩》!” 這首歌葉桓丘很久沒有演唱過,但他覺得在這個場合下演唱並不違和。 一張口便讓人們知道,專業歌手與否,跟業餘的那些愛好者相比,確實是有壁! 無論是盧豫也好,尼葛麥提也罷,包括林大哥還有剛剛躍躍欲試的薩北寧,他們只能說唱歌是愛好,還算能聽的程度。 別拿自己的愛好來挑戰別人的飯碗! 之所以現在各行好像都能跨界來當個歌手,是因為太多劣質的所謂偶像藝人,拉低了歌手的整體水平,實際上一個專業的歌手的臨場表現,是遠遠超過一些興趣愛好者的。 葉桓丘用一首《無名之輩》,征服了在場所有人的耳朵。 唱完後反倒是剛才想唱歌的薩北寧有點不想再登臺唱歌了。 在一眾主持人的鼓勵下,他跟林大哥一起配合唱了首粵語歌,為遠道而來的這些遊客們助助興。 李司司跟王栤栤都沒有想唱歌的意思,也就到這先收尾了,眼看著聚過來的遊客越來越多,再不走待會就走不掉了。 …………………………………… 眾人聊著天來到了沙灘上,在沙灘上玩藤球的這麼一支年輕的青訓隊在沙灘上捉對廝殺,玩得不亦樂乎。 秉承著來都來了,不容錯過的心理,薩北寧讓盧豫給他發藤球,這藤球實際上就是華國古代的足球,那時候還沒有發明可以充氣的球體,藤球就成為了足球的第一人選。 明顯他們都沒練過,但又菜又愛玩。 青訓隊裡的小夥上前教他們熟悉一下藤球,簡單的膝蓋顛球,到腳背顛球,以及頭部頂球。 藤球的規則跟足球最大的相似項就是不能用手! 葉桓丘從旁邊的人拿到藤球,略微的在膝部上頂了頂,強大的身體掌控能力,讓他顛球時用的力道與方向都控制得始終如一。 所以很快膝蓋到腳背的顛球,堪稱四平八穩。 薩北寧見狀吐槽道:“我說小葉,你到底有什麼是不會的,昨天潛水你遊刃有餘,今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