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頁)
會被他搶了先機。
“什麼生意我是不會告訴沈公子的,這是商業機密,畢竟有前車之鑑。”
沈天啟難得露出一絲絲尷尬的神色,不過一閃而過很快就恢復神色:“莫公子不說,我如何相信你的話,畢竟這麼多錢不是兒戲。”
“你只要相信我賺錢的能力不低就行了。我想沈公子肯定調查過我,知道我所言不虛,沒有把握的事情我不會做,虧本的買賣更不會做。為了證明這一點,我不吝嗇先付點利息。”
沈天啟預設了調查過莫菲菲的事實,不動聲色問:“什麼利息?”一副你就是說了我也要掂量掂量你說的話值多少錢再衡量要不要借錢的德性。
“敢問現在你們通泰錢莊的主要業務是什麼?”
“當然是別人存錢,我們用實力和信譽兌換銀票,收取一定的手續費。不容否認,也會做一些投資。放貸收取利息也是主要收入之一。”
“你們放貸的手續是怎樣的?”
“看借貸人的抵押物來決定貸多少,到了還款日期沒有連本帶利還清就拿抵押物抵消。”
“如果想借的錢比能提供的抵押物還要多的時候呢?”
“那麼我們就要借貸者提供兩名保證人,債主還不了錢就找保證人還!”
“照這麼說我都有小王爺做保證人了怎麼還不行,是不是嫌棄小王爺分量不夠?”
“我們鬥得過小王爺嗎,哼!”
無語……原來人家是認為她打著小王爺的名號借霸王款,到時還不了錢腳底抹油了也沒辦法,誰敢去找小王爺麻煩,又不是活得不耐煩了。民不與官鬥,就是再有錢的民,也鬥不過有實權的官。中國自古以來就是政治至上啊,有錢的不如有權的,人家可不糊塗,看得明明白白。
“不知道你們借貸的生意佔總份額的多少?”
“大概三成。”
“有沒有還不上錢的?”
“自然有,哪家錢莊沒壞帳。”
“如果我有辦法幫你們把借貸生意提高一倍,把壞帳率降低一倍,你覺得這筆利息夠不夠重?”
饒是冰櫃,那千年不變的表情還是微微動容:“哦?假若真可如此,自然夠重,我也會相信莫公子絕對有一年賺一百萬兩的能力。”
“想提高借貸的比率,很容易,只要把借貸名目增多就行了。什麼東西在生活中不可或缺,且又開支巨大?——買房、結婚。”
莫菲菲分析,古代雖然實現了“居者有其屋”,姑且不論那房子是大宅還是草房,反正總不會缺少遮風擋雨的地方,連流浪漢和乞丐也可以住破廟。但是很大一部分人,是借錢蓋的房子,借親戚的、朋友的、鄰居的。錢嘛,可以慢慢還。忽有一日借主有急事來催債了,還不上怎麼辦?只好賣身,反正人口買賣不犯法。因此借錢的人莫不提心吊膽,見到債主就戰戰兢兢,生怕別人一開口就提還錢的事。久了,不如一見債主就躲著走。所以向熟人借錢最傷感情,父母的還好,大約總可以賴得掉,別人呢?借高利貸更慘,還不上錢搞不好就是等著收屍。
結婚也是古代人很重視的一件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三歲的小孩都明白這個道理。沒錢也要娶媳婦啊,媳婦和房子一樣重要。
莫菲菲喝了口茶(沈天啟一來他們就轉移到內廳坐著慢慢談)繼續說:“你們只要針對買房和結婚推出專門的貸款,一定會有市場。以前錢莊借錢基本是限定還款日期,到了時候就要連本帶利全部付清。你可以換個做法,採取分期還款的方式。來借錢的人要先評判他的收入、每個月還錢的能力,制訂還錢計劃。比如說我要借一千二百兩,但是我每個月只賺十兩,除去必要開支每個月可以還五兩。那我可以選擇二十年還清(最高還款年限為三十年)。”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對錢莊來說,首先還款年數越長,利息越高,到最後還的錢可能是借的錢的幾倍,那麼自然賺的也越多。二、借款規則變了之後,很多人都有了還款能力,那麼主動來借錢的人自然就越多,你們業務也就隨之增加。與借款人簽約時要註明在相應年限內死亡則由子女繼續償還,所以這點不用擔心。三、你是不是覺得這樣還錢太慢?錯,你應該想你們錢莊在30年內有了可持續發展的錢財。你的生意就是交由下一代也不用擔心坐吃山空。”
“在甄別借款人的時候,你們要分析他現在的收入和幾十年後的收入前景,當然,擔保人也是一定要的,到時還不上錢就去找擔保人。沒有還款能力的人,乾脆就別借。你們所有錢莊在業內可以聯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