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部分(第2/4 頁)
—收集捆紮沿途必須的雜物,不同年紀的兒童和少年們兩三個一伍七八個一群的做著自己力所能及的瑣事,工坊裡的工匠們忙碌不停——修繕最後幾輛偏廂車、改裝最後幾件盔甲……新近的新人們多數只是安排做瑣事和簡單的工活,但是這些傢伙甚至比原本的工匠們更加努力,事實上他們並不需要人去敦促……
這一路,儘管不時有人向路過老羅打招呼問好,但更多的卻是太多人根本不用督促的忙碌——他們根本沒注意到老羅的身影,沒有哪個人會悠閒的偷懶休息……所有這些都是平素待在軍營或者帳篷裡的他不曾留意的東西。
傍晚回到軍帳的時候,老羅悶在帳篷裡自問,自己什麼時候變得高高在上了?
後世的他可是最討厭什麼領導拍腦袋做決策的,因為那些所謂決策多數都是想當然的產物,或許他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做的決策卻是爛的不能再爛的玩意兒。
拍拍自己的腦袋,老羅有些慶幸自己的警醒的及時,幸好他這個民政的外行沒有對民營那邊指手畫腳的做什麼胡亂的安排,否則說不定什麼時候會鬧出笑話來。
若是平素,一些小笑話或者誤會可能無傷大雅,但是眼下這個情況卻截然不同——他是十多萬人的主心骨!領路人!任何一點失誤造成的後果都有可能是災難性的,因為生存重壓下的危機感會使得所有人變得更敏銳,能在這個時代活著的人沒有傻瓜,一點小錯誤都會被所有人放大了看,如果沒有得到修正,連續的小錯誤就會使得整支隊伍變得像沙灘上的城堡,轟然崩潰。
當然這只是老羅的看法。
這次對新人的留意倒是提醒了老羅一個最基本的事情——同樣是這個時代的人,從希爾凡迴歸的大唐安西軍後裔和這片土地的東方族系還有很大的不同,估計靈夏和趙宋以及北遼的漢人也會有很大的不同。
有一句管理學的基本哲理叫做細節決定成敗,老羅對這個道理有著深刻到骨頭裡的理解,因為這種理解是用鮮血和生命學來的。還有一句話叫做性格決定命運,雖然老羅是個高壯雄武的傢伙,卻有一顆縝密的心臟,否則也不會曾經做到特種大隊指揮官這種階層。
理解和性格兩者相加得到的結果必定是倍數以上的結果。
於是白天發現的事情,讓老羅思考籌劃了整整一個夜晚。在這個夜晚,習慣了用軍中方法解決問題的他做了一份詳細的個人決案,這份東西不會有任何人看到,因為其中的內容是提示他自己未來行止的綱要與標準。
這個綱要還只是一個粗疏的框架,甚至連最終目標都沒有確定,但是近期的行動準則和目標卻已經有了。
那就是掌控軍隊帶領隊伍東進的同時,注意體察具體的民情,包括所有不同群落甚或不同階層的人們,他們的生活狀態和願景都將在老羅的考察範圍之內,而老羅的近期目標就是熟悉時下的民政事宜,之前制定的管理模式屬於半軍事化,到達靈夏之後肯定會面臨更復雜的情況,屆時能否適合還是一個未知數。
強制性的一刀切政策是肯定行不通的,所以必要的強硬需要有,該有的變動同樣不可或缺,畢竟老羅的中期目標是控制一塊可以自己說了算的地盤,而不是卑躬屈膝給什麼皇帝做忠臣。
思考了一整晚,待到老羅收筆不動,天已經矇矇亮了,吹熄燃燒的快到底座的牛腿蠟燭,老羅也不想什麼睡覺的事情,施施然的走出帳篷迎著朝陽去練拳——只要有時間,這是他雷打不動的習慣。
老羅有忽略了的東西嗎?
暫時沒人能夠提示他,只不過可以說他已經做好了面對所有變數的準備,哪怕是最壞的局面,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實際上都不重要,不是嗎?
………………………………………………………………………
附:今天還有一更,終於要完成這段劇情的章節,收口的方式實在有些不好把握。
感謝書友“kgb136”的點幣打賞!
第七十節 東出
李德明的手下除了幹木朵之外只剩下了六個人,其中還有兩個受傷需要靜養的——餘下的都死在了之前那場所謂硬碰硬的比拼當中,所以除了每天固定有十個人輪番在他身邊守衛,他的活動範圍並沒有受到太多限制。
所以最近的幾天,只要有可能,他都會四處走走看看。
然後,理所當然的,他看到了很多他難以想象的事情。比如井井有條的營地,沒有任何雜亂的或者汙穢的東西,甚至每個人的衣著都很整潔,沒有人會醉醺醺的在營地裡亂走,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