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部分(第3/4 頁)
致誤解和隔閡。
這種事羅開先是沒那個耐心去做的,他也不清楚這個時代這片土地的物價水準。當然這種瑣碎的事情也無需他親自應付,只是定下一個宗旨,餘下的自然有人去把握。
到了這一步,他的事情開始變得更加繁雜。不是瑣碎,而是開始觸及到方方面面。
開始變冷的天氣擋不住人們勞作的熱情,自從聚會之後,紛紛擾擾的事情開始不斷上門,羅某人的耳朵就沒清閒過。
萬事初起,眉毛鬍子一把抓是要不得的。
什麼事情到了眼前再想辦法,肯定會延誤時光。所以,與其東一頭西一頭的胡亂忙碌,莫如提綱挈領的把功夫做在前面。
羅開先是個講究效率的,他給自己的定位就是做一個把總的,具體而直接的事務就是制定規則,各項事務都擬定出一套完整的程式,然後把雜務分別交付具體人負責實施,至於負責的人是否稱職,自然有軍法處的西德克諾德指揮著憲兵去盯著。
順便提一句,藍眼睛魔鬼的眼睛一瞪,真的是威懾力十足,至少靈州營地內沒人敢隨意冒犯,而隨著與周邊部族的合作,這種威望也開始衍生開去。
在羅某人的眼睛裡,這世上就沒什麼困難事,只要肯用心。
靈州營地有十四萬人之多,之所以秩序井然完全是一路上磨礪出來的,附近的小部族人員分散,合計總數卻也不少,超過八萬人!
面對如此多的鬆散部族,統籌管理是個問題,卻不大。羅開先的規矩很簡單,聽我的跟我走的,給你們規劃好路途,等價交換什麼都可以,所有人都可以活得順暢,需要付出的也不過是些力氣;不願意接受的,咱也懶得理你,時日長久之後,你總會知道誰好誰壞;不聽不理還想惹事的,那就由不得你了,惹了咱的,斷手斷腳是輕的,榷場外豎著幾根杆子,上面掛的人頭可不是假的,羅某人可不會因為回到故土,就變得心慈手軟。
通俗的話語來說就是打一巴掌給一甜棗,冠冕堂皇一點來說就是恩威並施,僅此而已。
總體把事情規劃好已經是五天之後了,羅開先才算有了些餘暇可以忙些別的,比如前次說過的制定婚法的事情,給千多戰士準備集體婚禮的事情,好在這些都不用他親自忙碌,只要交代指點幾句,偶爾還有空閒可以騎著馬四處巡看一番。
各處礦點走一遭,看著忙碌挖掘礦石的人,裝車拉運的人,清理路面的人……一張張興奮而又有些陌生的面孔,都讓羅開先覺得有些成就感。
幾個礦點都不大,處於地表淺層,不需要費力挖洞開採,雖說省力,但是弊端同樣也有,就是儲量都很一般,品味也算不上好,按照羅某人的見識,按照眼下營地裡的發展前景,鐵礦和銅礦頂多也就能滿足工坊兩三年的用量,煤礦儲量稍好些,但並不適合作為冶煉之用。
騎在馬背上,羅開先任由公爵四處遊走,自己悶著想事情。
尋礦的事情算不上難事,他的精神力或可派上大用場,興州馬氏其實不足為慮,什麼王氏曹氏也很難構成威脅,靈州這方的散人若能當得一用,花個一年時光收攏他們也未嘗不可,然後要加快速度發展自身,最要緊是三年內能把党項整合進來才是最佳。
一旦時間拖得久了,靈州這十幾萬人的人心就會懈怠下來,那時候很多事情就不在掌握了。
看著前後路上忙碌的人們,羅開先有些慶幸,幸好這裡的人們生活都不怎麼安穩,他只需要把功夫做細,不愁人心難攏。
因為羅開先發現了,靈州本地的人都很貧窮,但人心基本都很樸實,或許喜歡佔小便宜有些小狡結,但卻是人之常情,他們中的多數都是沿襲了這個時代漢人的習俗——不論他們是否漢人血統,都是信奉言出必諾的,而不是像中亞的草原上那樣充滿了爾虞我詐。
如今他給這裡的人一個公平交易的機會,這些人立刻就把握住了,或許是因為生存的壓力所致,或許是這邊的規矩森嚴,絕大多數人都是工作起來勤勤懇懇,稍有偷奸耍滑。當然,靈州這邊對應付出的也是優良的工具、牛油大餅和大鍋肉湯管夠,一天勞作之後有多餘的飯食甚至可以帶回給自家的親眷子女。
最值得羅開先關注的這裡人們與後世的不同,這地方的人腰間別著一把柴刀是常態,後背上揹著弓箭掛著箭囊同樣也沒什麼好稀奇的,偶爾遇見一個樸實的壯漢麻布束腰上插著兩把斧子更不算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一雙雙樸實的眼睛裡面偶爾流露的兇悍之氣絕不是虛假的,羅開先看在眼裡卻明在心裡,暗歎這方水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