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桓兒的安置問題(第3/5 頁)
,也花了將近五兩銀子。當初桑家給長媳於氏的定親信物,也就一根價值不過三錢的銀簪。當然,那會兒桑家的條件不好,那支銀簪已經是最能拿出手的東西了。
木氏不想女兒被鄭家看低,於是狠心花了大價錢買下了玉佛。只是沒能料到鄭家的手筆更大,竟然把祖傳的玉鐲拿出來了。
在孟氏拿出玉鐲的時候,桑葉幾不可見聞的“咦”了一聲。她見過的好東西不知凡幾,這玉鐲不是她見過的最好的,卻也不是莊戶人家隨隨便便就能拿出來的。
得知這是準婆婆祖上傳下來的寶貝,桑葉的心情就有些複雜了。
自從知道了鄭凜一路成長的經歷,桑葉心裡就對鄭家二老十分膈應。看在鄭凜的面子上,在這之前她說服自己會維持表面上的和諧,日後嫁到鄭家做到身為人媳的本分。
只是剛才親眼見過他們對待桓兒的態度,足以看出他們對鄭凜這個兒子還是看重的,不論這份看重有多少愧疚的成分,總歸發自內心實在教人厭惡不起來。
這一次孟氏把祖傳的手鐲拿出來當信物,桑葉知道無論真實原因是什麼,對方是真把她當未來的兒媳婦看了,不然她一個“寡婦”,給一隻銀鐲子當信物就不錯了。
桑家其他人知曉了玉鐲的貴重性,對待鄭家的態度又熱切了幾分。
不是桑家人勢利眼,他們在意的是鄭家二老對女兒(妹妹)的態度。未來的親家沒有嫌棄女兒(妹妹)寡婦的身份,願意接納外孫(外甥)不說,還得到如此看重,他們自然就拿出最大的誠意對待鄭家二老了。
互換定親信物後,雙方又互換了庚帖。
互換庚帖同樣是走過場,就算最後卜卦算出男女雙方八字不合,男方也能請專人做法“治一治”,確保日後婚姻和諧。
這兩件事情做完,兩家算是正式結親了,只等兩家協商好大致日期後,由鄭家另外挑黃道吉日定下迎親的日子,就能過大禮正式辦喜事了。
到了正午,鄭家二老和媒婆理所應當的留下來吃午飯。
木氏對桑葉說道:“今兒個是你伯父伯母第一次登門,你去廚房露一手,拾掇一桌好飯菜上來。”
桑葉愣了愣,很快就應了下來。跟鄭老頭和孟氏打了聲招呼,就隨於氏和劉氏兩個嫂子去了廚房。
姑嫂三人離開後,木氏就對孟氏“抱怨”道:“我這閨女不在我跟前長大,除了會洗衣做飯,女紅和地裡的活計都不熟練,真是愁死人了。”
孟氏哪裡聽不出木氏的畫外音,連忙說道:“不打緊不打緊,日後小葉過門了,我定把她當親閨女疼,不會讓她下地幹活。”
原來的兩個兒媳婦都很少下地,就連洗衣做飯也是她來做。老大回來後,家裡的地更是全部請人種,兩個兒媳婦就跟大門裡的太太一樣。
這老大媳婦兒能洗衣燒飯就很好了,只要她能照顧好老大,今後給老大添個一兒半女,別的一切都好說,她又不是苛待兒媳婦的惡婆婆。
木氏聽罷,臉上的笑意加深了幾分,感慨的說道:“有你這樣的婆婆,當你家的媳婦兒可是有福了。”
孟氏笑著謙虛了幾句,心裡期待起老大瞧中的媳婦兒能做出啥好飯菜來。
廚房裡,桑葉正在配菜,於氏和劉氏給她打下手。
於氏一邊洗蒜苗一邊問道:“葉兒,娘早上還說不讓你下廚,咋又改主意了?”
本來雙方定親,為給男方父母留下好印象,女方會主動下廚燒飯,以示賢惠。
只是桑家不一樣,擔心鄭家看低桑葉,今日早上木氏還提醒桑葉中午不要進廚房,目的就是要讓鄭家二老知道,她家的閨女金貴的很,日後就算嫁到鄭家,也不是給鄭家洗衣做飯當老媽子的。
只是誰也沒想到木氏臨時改變了主意,又讓桑葉下廚了。
桑葉隱約知道孃親改變主意的原因,只是不太確定便搖了搖頭說道:“娘這麼做有孃的理由,待會兒問問娘就知道了。”
正在切肉的劉氏插了進來,說道:“依我看,娘大概覺得鄭家二老不錯,就沒有必要耍這小心思,才改變主意讓葉兒露一手,免得讓鄭家二老覺得咱家不曉得規矩。”
桑葉正是這樣想的,附和道:“二嫂跟我想的一樣呢,看來娘是被鄭家二老收服了。”
於氏恍然大悟,隨即說道:“鄭家二老瞧著都是老實人,沒想到這麼厲害把咱娘都擺平了!葉兒,你以後嫁過去可要小心些,這兩人不好對付呀。”
桑葉聽的哭笑不得:“大嫂,瞧你說的,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