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歸來(第1/2 頁)
鄭莊是四個鄭姓村子的總稱,分為上鄭村、下鄭村、前鄭村和後鄭村,其中上鄭村距離李家村最近,兩個村子的地域連線在了一處,緊挨在一起的田地以一排排楊樹作為分界線。
相比其它三個村子,上鄭村不佔地理優勢、水田少旱地多,就連莊稼賴以生存的水源也少,村民們的日子大多不好過。當然,再窮的村子也有那麼一兩戶小日子過的不錯的。
比如村尾的鄭老頭家,自從替父從軍的大兒子鄭凜死而復生回到家後,日子就過的一天比一天好,比起鎮上那些富裕的人家也不差什麼。
這天傍晚,在地間幹完農活扛起鋤頭準備回家村民,遠遠看到一輛馬車朝著的方向駛來,不禁止住了腳步暗暗猜測馬車是打哪兒來的。
待馬車走近了,村民們終於看清了坐在馬車上的人,竟然是鄭老頭家那位最有出息的大兒子!
透過遮遮掩掩的車窗,村民們清楚的看到了裡面堆滿的米麵布匹,有人羨慕的問道:“檁子,你這一兩個月不在家,又是去哪兒發財了?”
檁和凜的發音一樣,村裡人沒有念過書不知道是哪個凜,但是蓋房子要用的檁條卻是知道的,只當鄭凜的凜是木子旁的檁了。
就是凜這個名字,也是鄭凜拜師之時他的師父為他取的,甚至在被送到道觀之前,他根本沒有名字。
鄭凜挺穩了馬車,朝著那人拱了拱手謙遜的說道:“回十三叔,這次只是去南方幫朋友辦了點事,談不上發財。”
被稱作十三叔的村民只是笑了笑,倒也沒有刨根問底,擺擺手說道:“趕緊家去,你娘前兒個還在唸叨你呢!”
鄭凜的眼裡閃過什麼,嘴角扯出一抹若有似無的笑:“嗯,我這就回去,改日請十三叔喝酒。”
十三叔只當鄭凜說的客套話,忍不住哈哈大笑:“那十三叔就等著你的好酒了。”
鄭凜朝著十三叔點了點頭,下一刻不知道從哪裡摸出一把糖來,探著身子不由分說的塞到了十三叔的手裡:“這是從南邊帶回來的一點吃食,十三叔帶回去給小囡囡嚐嚐鮮。”
說完,也不等十三叔推辭,揮著馬鞭驅使著馬兒向村子裡行去。
直到馬車走遠了,十三叔的兒子飛快的從自家老爹手裡抓了一顆糖,剝開最外面的糖紙扔到了嘴裡,頓時一股甜中帶酸的味道在嘴裡瀰漫開,比以前吃過的麥芽糖花生糖好吃多了。
“嘖嘖,也不知道檁子乾的啥行當,每回回來就沒有空手的,全是咱們平日裡吃用不上的好東西。”
少年不知道,他眼裡的好東西都是別人送給鄭凜的,鄭凜推辭不掉只好借了輛馬車一股腦的拉了回來。
十三叔深表贊同,嘴上卻呵斥道:“檁子比你大,是你沒出五服的堂哥,再讓老子聽見你這麼沒大沒小,仔細老子抽你。”
十五歲的少年滿不在乎的撇了撇嘴,臉頰被糖果撐著有些含糊不清的說道:“又沒有當著他的面喊,有啥關係啊。”
十三叔搖了搖頭,不自覺的在心裡將自己的傻兒子和鄭凜作對比。裡裡外外仔仔細細的對比後,他不得不承認,自個兒的傻兒子跟人家根本沒法兒比,難道真是在身邊被他和自家婆娘嬌慣的緣故?
不過,就算為了讓兒子成才,他也捨不得把人丟到道觀裡,跟一個終年不下山的道是修行。
想到這裡,十三叔對鄭老頭的羨慕突然就淡了不少。兒子再有出息再孝順又咋樣,終歸還是離了心,這骨肉情份哪有那麼容易修補的?
已經走遠的鄭凜不知道父子倆的談話,他看著孤獨的立在村路盡頭的家,臉上看不出一絲歸家的歡喜。
那個家於他而言,同他在南下的路上暫居的客棧似乎沒有什麼兩樣。
馬車緩緩地行駛著,離鄭家也越來越近,一路上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那些人很是熱情的同鄭凜打著招呼,眼裡流露出跟十三叔一樣的豔羨。
鄭凜也客氣的回應著那些鄉親,原本不算長的路愣是多花了一半的時間。
直到馬車在鄭家大院前停下,鄭凜利索的跳下馬車,將馬兒拴在了門前的大樹上。只是不等他把東西從馬車上卸下來,就透過敞開的院門,聽到了弟妹馬氏的扯開大嗓門咋咋呼呼道:
“哎哎,弟妹,剛才我去菜園子澆水,聽曾嫂子說了一樁大事,你想不想聽?”
鄭家有三個兒子,鄭凜是老大,老二叫鄭山青,比鄭凜小兩歲,娶了馬家村的媳婦馬氏;老三叫鄭水青,今年二十一歲,前年娶了隔壁牛頭村老童生的女兒牛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