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舊事, 痴心妄想(第1/4 頁)
鄭凜十五歲那年,差一點與徐氏的孃家侄女定親。
當年邊關發生戰亂,戰火隨時會從邊關蔓延到整個大慶,朝廷便提前做好全面禦敵的準備,從各個州府徵兵三十萬。
徵兵名額鄭家就有一個,只是鄭老頭身子骨弱,怕是走不到邊關就要死在路上;鄭山青和鄭水青又還小,正巧鄭凜回來了又年滿十五達到了徵兵的要求,他就抱著還生恩的心思替鄭老頭從軍了。
到底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即便鄭老頭和孟氏對鄭凜的感情沒有另外兩個兒子深,也不忍心他去邊關跟敵人拼命,更擔心他一去就回不來。兩人商量過後便決定給他討一房媳婦兒,好歹在去邊關前留下一點血脈。
這種事情在徵兵令下來後十分常見,可是一旦上了戰場就是九死一生的事,但凡心疼女兒的人家都不會讓女兒冒著守寡的風險,將女兒許配給像鄭凜這樣要從軍的人,除非家裡實在是過不去了,才會為點聘金忍痛把女兒嫁過去。
鄭家的條件不好,當時鄭老頭和孟氏砸鍋賣鐵把所有的家當拿出來勉強湊了五兩銀子。附近幾個村子裡沒有誰拿適齡的女兒換這五兩銀子,孟氏只好求助孃家,好巧不巧徐氏就有個孃家侄女正合適。
說起來,孟大舅最初定下的媳婦不是徐氏,是用鄭家給孟氏的聘金定下了隔壁村的一個傻子。這傻子命不好,親事剛定下沒多久,一場風寒就要了她的命,孟家只好定下了家裡更窮,模樣更不好看,連聘金也只要一兩銀子的徐氏。
徐氏嫁到鄭家後,孃家依然窮的叮噹響,更慘的是她孃家大嫂一口氣生了六個閨女,為了有兒子繼承香火就只好繼續生下去,就沒有想過家裡的六個女兒都快養不活了。
就在徐氏的孃家大嫂懷上第七胎時,徐家終於窮的沒米下鍋,便打起了幾個女兒的主意,想用女兒換銀子讓一大家子活命。
鄭家和徐家各有所需,徐氏便從中牽線搭橋,意圖把孃家的侄女梅子許給鄭凜。當然,孟氏也向徐氏保證過,如果鄭凜真回不來,不管梅子能不能生下孩子,都不會阻止她回孃家改嫁。徐家怎麼算都覺得自家佔便宜,幾乎沒有猶豫就答應了。
這一切是在暗中進行的,事先沒有人告訴鄭凜。等鄭凜知曉的時候,兩家都準備交換庚帖,隨時操辦婚事了。
鄭凜不知道自己這一去能不能回來,得知爹孃給自己找了個小媳婦,就覺得這是在害人,無論如何也不肯答應,最後放下狠話逼得孟氏不得不放棄了徐家的這門親事。
就為著這個,鄭家還被徐家以悔婚在先,壞了女兒的名聲在後為由,硬扣下了二兩銀子的聘金。
天知道兩家準備接親的事,誰也沒有對外聲張過,根本不存在妨礙名聲這回事,可誰讓徐家臉皮厚有恃無恐呢,鄭家也只能自認倒黴吃下這個悶虧。就為這個,鬧的鄭、孟兩家的臉面也十分難堪。
如今不提這件事還好,一提孟大舅的火氣就更大了,指著徐氏的鼻子破口大罵:“別給老子提你那個破落戶孃家,當年你孃家賣女兒不成就扣著大妹的聘金不放,害的老子丟盡了臉面,要不是大妹大度不計較,老子都沒臉見她了。”
原本囂張的徐氏一聽這話,氣焰就萎了半截,卻還是不甘心的辯駁道:“你妹子悔婚在先,我孃家就不能要點補償了?”
孟大舅諷刺道:“老子倒是不知道親事沒有定下來,這悔的是哪門子婚,要的又是哪門子補償?你如今提起這茬兒,不就是眼紅大妹家的日子好過了,眼紅阿凜給了他岳家十抬聘禮?怎麼,你還想讓你那好侄女兒跟她男人和離,再把她跟阿凜說到一塊不成?”
徐氏也是四五十歲、兒孫滿堂的人了,被老伴兒當著一眾小輩的面這樣冷嘲熱諷,哪裡還受的住,一屁股坐在地上哭嚎起來:“我為你們老孟家勞心勞力幾十年,沒有功勞也也有苦勞,一把年紀了還要受這份氣,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還有什麼意思啊——嗚嗚——”
徐氏這麼一哭嚷,她的幾個兒子兒媳婦就先受不住了,一個個急忙上前安撫:“娘,您別哭了,爹的脾氣您又不是不知道,他老人家就是隨口說說,沒有真的怪您,您千萬別往心裡去。”
“是啊娘,都是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為它哭壞了身子不值當,咱們家誰不明白您的好,就是爹心裡也是明白的,嘴上沒說罷了。”
徐氏的幾個妯娌見狀,即便心裡覺得徐氏無事生非,也不好在一旁幹看著,便蹲下來一起勸她:“大嫂,大伯的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一時在氣頭上才說了重話,這會兒怕是早就悔上了,你就別難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