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第2/4 頁)
一份大禮。
再有,剛剛與信王結盟,也讓中年太監順便沾個光,這也算是示好。
沉吟片刻後,江龍左手提袖右手下筆如飛。
不一會,就是整整寫滿了三大頁。
放下毛筆,江龍又仔細的讀了一遍,見文章慷慨激昂,文詞華麗,實乃一篇錦繡文章,才很是滿意的吹乾墨跡將之輕輕摺好。
走出客棧將之交給荼都。
“儘快送回府中。”江龍輕聲吩咐。
“是!”荼都躬身應聲,然後大步離開。
在客棧又休整了一會,將生活必需品補給充足,江龍等人再次啟程,直奔靈通縣的方向。
走到這裡後,越發的荒涼,要走很久才能碰到有人住的地方。
而且即便遇到村落,也很難補給清水。
北疆不是沒有大的河流,這裡地勢偏高,河水一路向東流去,但小河卻是極少,並且打井困難,不像有些地方隨便找個地方往下挖,不出三五米,就一定能挖出水來。
有很多地方根本就是靠天吃飯,老天給面子,時運夠好,多下幾場雨糧食才能豐收。
而若是遇到乾旱,那就顆粒無收。
這也是北疆糧價比其它地方要高出一截的原因。
一路上,江龍遇到好幾個村莊,百姓們皆是窮苦不堪。
而且都是挖有水窯,下雨下雪的才能存點水,他們平日裡別說洗澡,就是洗臉都要隔好幾天。
侯江那邊又送來一封書信。
是三位文士所寫,詳細介紹北疆的民風,環境,百姓生存情況。
江龍看過,一路上又是與之比對。
上邊還有寫,這些窮苦的村落連馬匪都不??都不會來搶,即便是異族侵略,也不會專門對付這些百姓,而這些百姓自身呢,沒有讀過書不通曉事理,也是沒有明確的國家概念。
大齊江山由誰做皇帝,關他們何事?
即便是大齊被北疆異族推翻,也影響不到他們的生活。
書信中,多多少少對於這些百姓有些不滿。
不過江龍卻是不在意,朝廷不能給這些百姓幫助,他們生活艱難,且北疆異族從來不會傷害他們,他們又憑什麼一定要對大齊忠心耿耿呢?
皇帝是天子?
天下本該是皇上的?
這些不過是皇家為了鞏固江山,編造的虛言罷了。
以江龍的閱歷,自然是看的清楚透徹。
總之,想要讓百姓擁戴,你就要給他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才行。
荒蕪的地面生長著一片片矮小的野草,因為現在還沒到夏天,所以野草還沒有長起來。
江龍出京前許諾,要給懷念北疆風光的景老夫人送上一幅菁菁草原圖。
但現在顯然不是落筆的時候。
有一句話叫作窮山惡水出刁民,不是沒有道理。
很多百姓沒有國家概念,無視朝廷,窮怕了餓怕了,自然是看到錢財糧食就想要搶。
他們是不會講道理的。
就是搶!
搶來你的,就是他們的。
或許在他們看來,這不叫搶,而叫拿,因為大家都是一樣的思想。
事實上,朝廷對於這種地方也的確是沒有什麼約束力。
地廣人稀,怎麼管?
並且如此的貧窮!
投入的遠遠要超過收穫的。
朝廷不值得對這種地方投入大批的人力物力。
江龍對於那些搶匪到也是不會客氣,看到那些人眼紅,兇殘的模樣,就知道不是什麼好東西,應該搶的不是一次兩次了,誰又能保證這些人的身上沒有揹負人命?
即便沒有,也可以預防。
免得後來人遇難。
都是一些小股的搶匪,多則二十幾個,少了只有幾人,手中拿著棍棒。
嘴裡吼叫咋咋呼呼。
江龍帶著荼都等人直接上前,把領頭的人殺了,其餘人打成殘廢。
只有兩天路程,足足遇到了幾十波這樣的小股劫匪。
北疆果然是很不安全。
只有大些的城鎮才相對好一些,這裡有朝廷官員嚴厲的管制,並派有軍隊駐守。
實在是這裡的軍隊都是鐵血風格,下手從不留情,所以使得軍隊在當地百姓心中有著極強的震懾力。
靈通縣位於鮮州望沙郡內。
在望沙郡的最北邊,幾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