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4/4 頁)
遣犯決策充分發揮了
人民民主專政的強大威力,嚴厲地打擊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具有震撼作用。二、
遣犯緩解了首都與沿海大城市監獄和獄政管理的壓力,解決了部分罪犯坐吃囚糧的
被動局面。三、為邊疆提供了特殊勞動力資源,有利於邊疆大規模開發性生產,有
助於加強邊疆地區生產力發展並在各民族繁榮的程序中,鞏固祖國統一大業。四、
有助於罪犯改造思想,能夠產生激勵罪犯的改造動機,促使罪犯產生改造動力的重
要作用。在一定條件下,環境的變化越大,越容易動搖原有的心理和模式,有利於
促進新的行為模式和觀念的形成和發展。
“從50年代到1975年兵團監獄機關被撤銷,這一個時期,成功改造十餘萬曆史
反革命分子和舊社會的殘渣餘孽。1983年國務院作出把改造罪犯與開發新疆、發展
兵團事業相結合的措施決定,重建監獄結構,已釋放五萬多人,絕大部分為‘抗改
尖子’的重刑犯,其中,流竄犯、慣犯十年以上的佔百分之五十四點六,死緩、無
期佔百分之二十四,大規模的興修水利築路、墾荒生產開礦和工程建築等生產建設,
支援了西部的開發,收到了很大的成效。
“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一、因受到懲罰打擊,不認罪服罪悔罪,報復心
理難以抑制,公開散佈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言論,在這種瘋狂的報復心理驅
使下,可以不擇手段不計後果實施各種犯罪。二、由於遣犯來自五湖四海,地域觀
念強烈,流氓習氣成風,好鬥心理畸形發展,虛榮心征服欲、顯示欲膨脹,喜好所
謂樹立威信,各地幫派嚴重,大規模戒鬥時有發生。三、因惡劣環境擺脫不了好逸
享受的觀念,吃不了艱苦勞作的辛苦,拒不執行和接受勞動思想教育和勞動改造,
有嚴重的逆反心理,抱有敵對情緒。四、冒險心理是實施犯罪活動的根本動因,而
犯罪心理轉化犯罪行為的實施,要有一箇中介因素,這就是僥倖心理的作用。新疆
地域寬廣,人煙稀少的地方是罪犯改造場所,娛樂文化的匱乏,家人遠隔千里的別
離,是罪犯脫逃、組織反革命等集團、重新犯罪的動因之一,而僥倖心理促使罪犯
為自己實施的犯罪活動的始終,是最常見的心理特徵,脫逃事件時有發生。
“新疆遣犯意義重大,任重而道遠,要將這次工作踏實徹底地不折不扣地執行
做好,直至嚴打鬥爭的最後勝利。”
後面有很多案例,都是重大惡劣事件,既有血淋淋的事實,也有觸目驚心的重
新犯罪,易軍放下了資料,遞給乾媽。
乾媽問:“看完什麼感想?”
“什麼感想,沒什麼感想,一顆紅心,一種準備,一聲令下,開拔。”易軍不
以為然。
“害怕嗎?那地方可是艱苦。”
“有享得起的福,就有受得起的罪。不正視現實的人,就意味著一事無成,咱
孃兒倆這麼長時間,您還不瞭解我?我覺得,只有在磨難中,人才會更珍視生活的
幸福和對美好向往的追求。”
“軍子,乾媽喜歡你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