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1/4 頁)
曾經的君子臻就是因為這部戲讓全國人民知道了他的名字,也是因為這部劇讓她有了心理陰影。
只要提起《陰影》這部電影,所有人都會顯得異常的激動,因為他在二十年前掀起了一股浪潮。
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年輕人來到了一個城市,他從來不與其他人打交道,每天都自顧自的生活著,經常早出晚歸,甚至有一個多月不回家,偶爾出現在別人的眼前都顯得神神經經的。大家以為他的腦袋有問題,開始遠離他排擠他,卻不知道他擁有著天才的頭腦。
整個故事都是以年輕人的視覺去展開,包括他提出了無數建設性的問題並且一一證實,獨特的處事方式,毫無規律的生活以及時常被人排擠。
生活不能自理其實並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來自於外人的眼光。
當無數瘋子的稱號被冠在頭上時,當經常被人指指點點時,心中的那一種膽怯害怕逐漸加深。
無論更換了多少次居住環境,外面的因素永遠不變。
哪怕再怎麼天才的天才,在不被人理解的情況下,被逼瘋,把自己囚禁起來都是可能的。
當時的君子臻因為這部戲沒能及時出戏,把君縈嚇得不輕,之後的好長一段時間看到他就被嚇到哭。
正因為這樣,才會有了之後的親子節目,才能跟駱珺相識。
而現在君縈那麼充滿地就從國外回來,是因為當時這部電影的編劇再次執筆,寫了《陰影》的女版《陰霾》。
《陰霾》可以說是《陰影》的姐妹篇。
這一次,它是直接從一個神經病人的視角去表示這個世界的瘋狂,挑戰性無比的大。
要麼一舉成名,要麼揹負罵名。
並不是所有的演員,都叫君子臻!
在很久以前,君縈一度以為《陰影》這部電影的編劇是女王大人,然而現實卻告訴她,並不是。
當年《陰影》是有一個年輕編劇寫的,這部電影之後他就再也寫過劇本,哪怕有人重金聘用他,他也無動於衷。之後君縈才瞭解到,《陰影》其實就是編劇生活的縮寫,所以很多地方都被放大來說,但遭遇是差不多的。
君縈實在是沒有想到,時隔那麼久,他又重新重新拾筆寫了《陰霾》。
儘管現在訊息並沒有放出去,但行內不少人都知道了這件事情,都希望自己能夠拿到主角的戲份。
因為編劇跟君子臻有交情,選角的事情由他跟殷婠負責。君子臻在知道這件事情時第一時間通知了遠在國外的君縈,希望她能夠趕緊回來。
這次選角不像其他劇組一樣,而是由君子臻和殷婠按照人物的設定去物色演員,然後親自帶到編劇面前。
因為編劇的特殊,所以選角基本上是一個個的單獨跟他們三人面對面,而且一天只試鏡三個人,並且要在一個月內選出最終女主。
這個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因為在這娛樂圈裡,什麼事情都有。
類似於君縈在國外接觸過演戲,然後回到國內出道的,大有人在。說有演出經驗吧,誰都有。說獲過獎項吧,想要《陰霾》主演的大有人在。
所以這一次選角,完全就是看編劇的意思,他覺得誰更貼近主演,那就是誰。
沒有演技的人,基本上是入不了君子臻和殷婠的眼。
君縈出演《星辰》的事情,《陰霾》的編劇也是有所耳聞,雖然沒有真正看過君縈的作品,但是能夠被君子臻和殷婠指名要出演,演技還是能夠過關。
君縈不知道編劇長什麼樣子,對方就只活在她老爹和女王大人的描述當中。
當她看到那個跟她老爹差不多的年紀的男子時,還是愣住了。
對方的樣子跟她想象的不太一樣,聽說對方生活不能自理,按道理他不會是一個著裝那麼整齊乾淨的人。對方安安靜靜地坐在君子臻的旁邊,陽光照在他的臉上顯得無比的蒼白,而那張蒼白不是因為病態,而是那種常年不見陽光的蒼白。
最主要的是,對方的顏值跟她老爹不相上下。
編劇第一眼看到君縈時,立馬偏過頭看著君子臻和殷婠,無比肯定地說:“這是你們女兒。”
除了他,在場的三個人均都大吃一驚,沒有想到他能夠第一眼就認出來。
現在整個娛樂圈都是眼瞎的,根本就看不出君縈就是他們倆的女兒,也不知道摘得新銳導演之稱的穆君就是他們兒子。
明明他沒有見過君縈呀!
看到他們三人都愣住了,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