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3/4 頁)
在船頭等著徐長藩,景王知道秦媛好強,就往後退了一步。站在秦媛身後,心甘情願的替她做襯托“紅花”的“綠葉”。
徐長藩上到面前。先給景王行了禮道:“王爺。”
景王輕點了頭,並不回應。
徐長藩又對著秦媛道:“秦大人。”
秦媛不聲不響。這時景王才道:“按我大寧律見欽差令牌猶如面聖,徐大人為何不跪?”
徐長藩這時才發現,秦媛互相籠著的袖口吊著那塊欽差令牌。
徐長藩臉色絲毫不變,恭順的跪下,依律行禮道:“臣南明巡撫徐長藩見過欽差大人。”
“起來吧。”秦媛雙手依舊抱胸不動,只淡淡的點了點頭。
徐長藩起身,卻沒有半分的情緒,細細的觀察了秦媛之後,臉上還露出了幾分笑意。讓原本想給他個下馬威的秦媛,反被他看得有些動搖了。
秦媛不動聲色的穩了穩心神道:“不知徐大人有何貴幹,若是來送行的,那就可以回去了,本官與王爺已經商定立刻啟程。”
徐長藩臉上三分笑,眼中卻只有半分似有似無的笑意,十平八穩的說道:“本官並非來送行,本官當年與秦……令尊有些交情,只是來與世侄女敘敘舊。”
“敘舊?”秦媛眼睛微微眯起,臉上看似風平浪靜,但揣在袖中的手卻已經不知覺的捏緊,“不知徐世伯想敘些什麼舊?是想給侄女說說什麼叫做養虎為患嗎?”
徐長藩依舊淡笑,拿了一隻錦盒上來道:“這是我做伯父的一點見面禮,世侄女,聽世伯一句話,年輕人看事情要多用心,還有凝神靜氣幾個字要放在心裡,做官兩張口,要在官場上立足,即要管好對上面的口,也要明白對下面該說什麼話。”
“徐大人既然沒事。本王看你也可以走了。”景王上前一步道,“徐大人既然坐到了今日的位置上,也該明白敘舊的話不該在這個場合說。”
“那下官就先告辭了。”徐長藩對著景王作了個揖,就走下船去。
“你的盒子……”景王剛要讓人將錦盒送回去。
秦媛卻道:“留下吧。”
秦媛看著徐長藩的背影,又看了一眼那個錦盒,她不在乎錦盒理會是什麼東西,她留著錦盒是要自己記住自己今日的動搖和衝動。
徐長藩有一句話說的很對,凝神靜氣這四個字她的確要好好的記在心裡。(未完待續。。)
ps: ; ;謝謝淡淡清依打賞的香囊和粉紅票,謝謝謝欣緹的香囊,和木工匠,燕青靈的平安符~~~多謝大家的支援,天氣變冷,大家注意身體~~
第八十章,江寧
回京的船行的很快,行了三天就到了江寧一帶,李不侯便想在這裡逗留幾日。
秦媛心中也不想太快回京,就同意在此停船歇息兩日。
江寧官員得到訊息之後,早早的便在碼頭迎接。秦媛的船隊到了之後,就見碼頭上已經候著三頂綠呢大轎,和十幾頂官轎,擺齊全幅執事,開鑼鳴道,迎接她與景王,謝懷靖三人。景王先安排送糧的船隊回南懷,又點了五百錦衣軍護衛留下,其餘士兵都讓他們隨著典史,錄官先行回津州等候。
待秦媛等人下船,府臺攜大小地方官員親迎。
出了南臨,秦媛心中大石已落,對這些官員倒也客客氣氣。只是下令,在江寧兩日送禮請客的一概不見。
是夜,江寧府臺擺宴,秦媛等人在府臺官邸用了晚膳之後,秦媛就換了一身男裝,與景王去外面投宿客棧。
原本江寧府臺早已替他們準備好了歇息之處,但秦媛卻覺得無趣,在南臨這一段時間,她不是在處理公務就是臥病在床,早已悶不住了,現在到了江寧這樣的江南繁華之地,自要好好賞玩一番,哪裡還肯住在官邸之中?
而景王只要她身體無恙,萬事都是隨她高興,她既然有興致遊玩,景王當然樂的奉陪。
八年前秦媛曾來過江寧,在此小住了倆月,對江寧倒也不算陌生,只是時隔已久,江寧多少有些變化,自然不是當年的樣子。
秦媛與景王二人在街道上走著。因早已上過晚牌,江寧有巡夜的慣例。到了晚間只有南街一帶還是燈火繁華,而江寧的南街也是江南有名的煙花街。分為上南街和下南街,上南街就是勾欄青樓集聚之地,而下南街則盡是曲館戲院。
秦媛初來江寧之時,年紀還小,只在下南街的聯玉班聽過一回戲,而上南街的景象不過只是匆匆路過時,瞧了一眼。
秦媛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