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頁)
這地方,鄉親們算得到了一個喘息的機會。”
耿豪對侄兒道出的只是一部分,另一個真實面卻是——
耿毅的父親——耿玠,雖然不滿意李存勖的作為,但對當今聖上李嗣源趁火打劫的方式取得帝位也非常有意見,他因此不願入朝參拜皇帝,也遲遲不讓寶貝兒子入京。
但是,在當朝皇帝麾下賣命的弟弟耿豪卻抱持了不同的看法,甚至和年歲大他兩旬的長兄爭論。
“大哥有以往在朝建立的威望支撐著,才能與聖上這般井水不犯河水的行事。但是毅兒大了,你得替他想想,讓他見一些世面,總不能老是派他去幫老農奴犁田、打麥,對著一大鍋的羊毛胡攪亂拌的!依我看,要耗去一個健兒的大志,莫過在農稼上。”
“我這是要他體恤長者,培養他的憐憫與助人之心,怎會耗去大志呢?”耿玠當時理直氣壯地駁斥弟弟的話,卻因為弟弟將目光轉到自己身後而停口。
耿豪快快不樂地問著哥哥,“那眼下這一幕你怎麼解釋呢?”
耿玠隨著弟弟的視線轉了身,這才看到自己十五歲大的兒子正支使一票八、九來歲的小男童,在城外黃土隴坡上,撒網捕捉雲雀,嚇!儼然就是一個孩子王!
也就在那一刻,耿玠勉強接受弟弟的建議,讓兒子赴京了。
並且囑託了弟弟一句,“進京以後,找個時間帶這孩子到他孃的墳前叩個頭吧!”
所以對耿毅而言,走洛陽這一趟純粹是去跟娘磕頭、說話的,去去即回。
做父親的人卻似乎想得更遠了。
耿玠不但親自上牧場,挑了一匹健馬牽給兒子,甚至大費周章地請專人打造一把適合兒子氣道與臂力的長弓。
這還不打緊,他竟然解下自己腰間永不離身的小玉笛交給兒子,“這是你娘留下來的遺物,我現在把它交給你了。”
“爹,孩兒不過離家個把月,實在不需要這些行頭。”
做爹的人平日的權威已減,口中竟有幾絲勸誘。“你帶著就是了。”說完,對兒子揮了揮長袖,算是告別。
就這樣,耿毅暫別了年過半百卻依然雄偉壯碩的父親,上京了。
行程第三天,耿毅在叔叔的建議下,換上防禦裝備。
耿毅順從地照做,眼底卻堆滿了疑問。“為什麼要換裝呢?”
耿豪簡要地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