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第3/4 頁)
都擰到了一塊,他本想借著這個機會宣揚傾城王朝的國力,沒想到白秋峰倒打一耙。
“好一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大慶王朝使團的帶隊人物,張若虛帶頭鼓掌,其它人跟著紛紛鼓起掌,一時間納賢居里面掌聲雷動。
白秋峰沒敢託大,收穫那麼多掌聲後,退回到案牘旁邊坐下。
皇帝陛下看看旁邊的白秋峰,又看看高滿堂,笑眯眯的說道:“狀元郎可有詩句能力壓此詩?”
高滿堂搖搖頭,就算真有他都不敢拿出來,當初在府中可是答應過蔣胤祥,絕對不能在這次酒席上出風頭。況且論詩文一道,他不如白秋峰,前者詩文造詣的確很高,如今比拼詩句,他純屬是找虐。
皇帝陛下微現怒色,不再去看高滿堂,而是將目光投向在場的百官,朗聲說道:“諸位愛卿可有詩句能媲美此詩?”
納賢居內鴉雀無聲,沒人回答陛下的話,論治國之道在場百官還能說出很多,但論起詩文一道,他們是真不如大慶王朝的詩仙,就算能作出來,也無法和這首詩媲美。
皇帝陛下沉聲說道:“難道我泱泱大國連個能作詩的人都找不出?”
白秋峰看到皇帝陛下發怒,嘴角微揚,劃過一絲暢快的笑容。
論武,他們己方有白靖平。
論文,他們己方有自己。
今夜這種強強組合,試問在場之人有誰能夠打敗?
看到皇帝老子發怒,蔣胤祥知道不能在隱忍下去,救出李青雲的時機已然成熟,走上前說道:“回稟父皇,有一人倒是挺會作詩。”
“誰?”陛下臉上怒氣斂去,疑惑道:“既然有此能人,為何還要藏著掖著。”
白秋峰聽罷,心頭來了好奇心,論詩文一道,他在翰林書院敢說第二,沒人敢稱第一,就連他那位老師莊翰林都無法與他比擬,畢竟莊翰林一生所追求的是儒家思想,對詩文研究的不深。
“他被稱為江寧府第一才子。”蔣胤祥故意賣起關子。
而旁邊案牘上正在飲酒的林思明聽罷,急的滿頭黑線,別人不知道蔣胤祥說的是誰,他還不知道?可眼下他就算再急,都不能跳出去,若是惹得龍顏震怒,他絕對沒好果子吃。
“第一才子?”皇帝陛下好奇道。
蔣胤祥再次點頭:“他曾經有一首詩叫做春江花月夜,被王朝才子譽為以孤篇壓倒傾城王朝千年詩句。”
在場百官暗暗點頭,都已猜測出蔣胤祥在說誰,只有白秋峰有點丈二和尚,他身在大慶王朝,今天剛到京城就來到納賢居,還沒有聽過那首詩。
皇帝陛下自然知道那首詩,雙眼陡然發亮,像是抓到了什麼救命草,急忙說道:“那首詩作者是不是名叫李青雲,如今可在京城?”
蔣胤祥點點頭,笑眯眯的說道:“回父皇的話,李青雲因為牽扯到一場官司,此刻正在刑部大牢裡面關押著,要將他放出來恐怕有點難。”
都到這個時候了,還大牢個屁,就算是在閻王殿,都先要把人放出來,將詩仙的囂張氣焰打壓下去。
皇帝陛下一愣,隨即沉聲說道:“先將人給朕帶到納賢居,至於命案的事情,過後再說。”
蔣胤祥滿面笑容,有陛下的口諭,還有誰敢阻止?急忙命福伯去刑部大牢帶李青雲。而林思明坐在下方的案牘上,雙拳緊握,氣的臉色鐵青,恨不得在蔣胤祥的臉上狠狠揍上幾拳,以打消心頭之恨。
第210章 斗酒詩【上】
監牢裡面似乎沒有時間概念,李青雲依舊是那副吊兒郎當的模樣,翹著二郎腿躺在草蓆上藉著燭光,翻看那本傾城大陸《千年史》。
在刑部大牢內吃喝不愁,每天有牛三準時送飯送酒,把他吃的身體都有點發福,比初入監牢時胖了十幾斤。要讓林思明那老東西看到李青雲愜意成這樣,還不得氣的眼噴火花,找根頭髮吊死在房梁!身為吏部尚書,當朝一品高官,林玉華雖然已埋葬,可還未能將殺人兇手繩之以法,他這位做哥哥的是不是活的太失敗?
福伯裹著厚厚的棉衣,喘著粗氣來到牢房,看到李青雲舒服成那樣,蒼白的臉上浮現出一抹苦笑,沒好氣的搖搖頭,心道:還真把坐監牢當成體驗生活了?
李青雲無名功法第三轉沒有突破,但神識的敏銳程度增進不少,況且此刻夜深人靜,監牢又是建造在地下,只要有人輕微挪動腳步,就能感知到有人接近。
只見李青雲放下手中的《千年史》,在草蓆上翻身看向牢門處,發現來者是福伯,而且已然站在門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