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2/4 頁)
有乾涸的墨跡,抓緊時間把剛剛寫出來的詩句整理出來。而那些書寫的官員絲毫不懷疑,要是那酒罈裡面還有酒的話,李青雲還能在繼續往下吟誦。
等到整理出來後,有心的官員仔細一數,詩句不多不少,數目剛好百首。
一百首千古絕唱是什麼概念?場上的百官懵了,大慶王朝來訪的使團懵了,皇帝陛下懵了,那位自稱詩仙的白秋峰更是懵的暈頭轉向。
第214章 留京觀察
寂靜,納賢居內死一般的寂靜。
不管是己方官員還是大慶王朝的使團,幾乎全都屏氣凝神,睜大雙眼,不敢相信眼前發生的一幕。僅僅喝完一罈酒的工夫,便作出百首千古絕唱,這是什麼概念?難道吟誦之人當真是詩聖附體?要不然怎會作出?怎能作出?
若將李青雲剛才的舉動看成是一種表演,那今夜的表演無疑是完美收場。試問整個傾城大陸,還有誰能做到如此令人歎為觀止的表演?詩仙?莊翰林?還是通天書院久未露面的院長大人?
百官們帶著崇敬的目光,看向場中佇立的年輕人,就像在看待神仙轉世的怪胎。別人作詩還要冥思苦想,李青雲倒是好,想都未想,直接開始吟誦。用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已無法形容他的滿腹才華。
李青雲搖了搖腦袋,瘋狂的飲酒導致他昏昏欲睡,他是今夜的始作俑者,但對剛才吟誦的詩句則不以為然,甚至在吟誦時心裡還帶著深深的愧疚,誰讓詩句都是前世那些智者賢人的成果,他在忍無可忍之下才將詩句丟擲來,雖然有點駭人聽聞,可總比當眾被白秋峰羞辱來的痛快,至少他是笑到最後的那個人。
“啪……”
白秋峰臉色鐵青,手中握緊的酒杯掉落在地,一聲清脆的破裂聲在納賢居內響起。在場百官聽到清脆的破裂聲,紛紛從那種無法言語的情緒中回過神。
百官們是回過了神,但這還沒有完,不知是哪位官員喊了一聲:“詩聖。”
緊接著很多官員都跟著起鬨大叫,詩聖二字開始在納賢居內不停的迴盪。
這些官員都是傾城王朝的中流砥柱,經歷過的事兒不計其數,能讓他們古井無波的心泛起漣漪的能有幾件?或許扳著指頭都能數過來。但今夜發生的事情的確值得令人稱頌,李青雲當得起詩聖這個頭銜。若是連李青雲都當不起,在場之人還有誰敢自稱詩聖?是那位被翰林書院吹捧出來的詩仙嗎?
“咳咳。”
皇帝陛下內心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但若容百官繼續胡鬧下去,那納賢居和平常的菜市場有何區別?只見陛下輕咳兩聲,場內的百官聞聽後,立即停止起鬨,將目光轉向龍椅上的男子。
見到吵雜的場面恢復安靜,皇帝陛下滿意的笑了笑,今夜他的確暢快無比。
李青雲由於飲酒過多,強忍睡意,放開膽子,搖搖晃晃走到白秋峰跟前,冷笑道:“詩仙還有何話要說?是不是想說我剛才吟誦的詩句,也是抄襲別人的?”
白秋峰牙齒要的咯吱作響,恨不得找條地縫鑽進去,臉上的顏色一會青一會白,特別是李青雲那句詩仙叫出口,更是令他差點噴出一口老血,詩仙個屁啊!從今以後他還敢在被人稱作詩仙嗎?這個名頭如今就是燙手的山芋,儘早扔掉才是上策。
況且剛剛傾城王朝的百官已封李青雲為詩聖,他縱使還是詩仙,名頭也蓋不過此時的詩聖。
“詩仙怎麼不說話?剛才嘴巴不是挺能說嗎?”李青雲說話的語氣咄咄逼人,一點面子都沒打算給白秋峰留。他是故意左一句詩仙,右一句詩仙的叫,隱忍了這麼長時間,就是要在此刻狠狠抽過去幾巴掌。
大慶王朝使團內剛才嘲諷的百官,一個個偃旗息鼓,耷拉著腦袋,嚇的不敢去看李青雲的眼睛,誰能想到結果會是這樣?要早知道李青雲作詩就像竹筒倒豆子那麼簡單,他們必定不會冷嘲熱諷,如今的結果只能說是咎由自取,誰都怨不得。
白靖平作為武聖,目光復雜的看向場中的年輕人,這次的傾城王朝之行,大慶王朝的臉面已然丟盡,而這一切全都拜眼前的年輕人所賜,真是天意弄人啊!
“我承認你不是抄襲。”良久後,白秋峰從牙縫中擠出這幾個字。能讓堂堂詩仙咬牙說出這種話很不容易,畢竟白秋峰代表的是大慶王朝。
“就這麼完了?”李青雲對白秋峰的回答很不滿意。剛才費盡心思的逼迫他,甚至將自己的老師莊翰林搬出來,如今一兩句話就想了結此事?真當他是無可救藥的棒槌?
久未開口的皇帝陛下端起杯中的美酒輕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