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部分(第4/4 頁)
人電腦行業的日本公司捕捉到。
第二天上午,索尼的盛田昭夫第一個聯絡過來,確認此事。
這時候,唐煥已經準備啟程回美國了。
“確實如此。如果索尼感興趣的話,那就去美國談吧,估計你們也會出席dex,而我也實在沒有過多時間在日本逗留了。”唐煥回答得很誠懇,但未免有吊胃口之嫌。
唐煥這種拖泥帶水,也是有原因的。
nec的個人電腦pc…9801,還處於樣機階段,唐煥沒必要倉促應戰,先把姿態做足,看看nec如何應對再說。
情況樂觀的話,就在相容機授權上稍微收緊一下口子,否則就廣發英雄帖,一支穿雲箭,大佬小弟齊來見。
而且這個時間緩衝,也能讓擔負把損失撈回來的任務的軟體部門,進一步做好準備。
更為重要的是,開放二代方圓電腦相容機授權的舉動,涉及到了大量的專利技術,必要花大量時間讓美國的法務部仔細推敲。
相比於一大方圓電腦的過渡性設計,唐煥是按照行業標準的目標,來規劃二代方圓電腦的架構,isa匯流排、io埠、南北橋晶片、記憶體條、擴充套件插槽等等的設計,無不留出了方便未來升級的空間。
這一大堆東西加到一起,就是所謂的個人電腦標準了。
原本時空裡,藍色巨人推出ibm…pc,使得個人電腦的概念深入人心,並風靡全球,可謂居功至偉。
但實際上,ibm歸根結底是個追求利潤的公司,它研發出自己的個人電腦只是為了來這個領域賺錢而已。
不要忘了,ibm…pc的誕生背景是,個人電腦被公認屬於一種低端裝置,象棋計劃研發週期太短導致技術東拼西湊……
這些技術限制,在ibm…pc和蘋果公司等其它同行並存的時候,問題不大,可當ibm…pc一統江湖,把其它不同架構的個人電腦趕盡殺絕地幾乎只剩下蘋果電腦之後,便逐漸成了限制整個個人電腦行業發展的絆腳石。
其中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當英特爾推出具有記憶體保護功能的微處理器intel 80286後,多工作業系統的條件就已經具備了,但把持著整個個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