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部分(第4/4 頁)
回正軌;另外一些領導人則想呼籲,繼續減少貿易和投資壁壘。
總而言之,冷戰之後,經濟全球化可謂勢不可擋。
不過,雖然大家都有這個共識,但想要達成一致,並沒有那麼容易。
道理明擺著,大大小小的十幾方勢力坐到一起,各有自己的算盤,首先想要的肯定都是“得到”,在這個前提下,才會有所謂自願的“付出”。
比如,其它經濟體都對美國這個大市場嚮往不已,而科林頓政~府的心思,則放到了烏拉圭回合貿易談判上。
不難想象,這個apec第一屆領袖級峰會,更大的意義在於建立起來了頂級交流的機制,真正的進展,還要等以後的第二屆、第三屆……
人家大西洋兩岸的歐美圈子,早就成熟了不知道多少年,地盤已經分得差不多了以舊金山、矽谷、加州,乃至北美西海岸為基地的首富先生,自然而然地更喜歡在亞太地區這塊白板上做文章。
按照唐煥的意思,既然領袖級峰會的機制建立起來了,那就別因為可以預見的,第一屆只是大家混個臉熟,不期待大進展,而浪費時間,完全可以用小步姿態前進,逐年積累出大成就嘛。
為此,首富先生在向領袖級峰會提交的諮詢報告裡,給apec程序提出了“五步走”的構想,即先把目前紛繁複雜的格局,整理成“apec不該做什麼”、“apec應該做什麼”、“apec應該怎麼做”這三個基本問題,然後再在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制定具體的合作藍圖”,“落實與加速”。
今年,apec先討論“不該做什麼”這個最簡單的問題大家不都張口閉口地說“貿易自~由化”、“投資自~由化”麼,那就先明確一下,哪些阻礙到“自~由化”的事情,不能做!
在兩天的時間裡,十幾個經濟體的領袖,要進行雙邊和多邊的會面這裡面會有多少個排列組合?。
去掉吃喝拉撒睡的必需時間,每個會面能夠攤到的最長時間,又是多少?
儘管如此,首富先生仍然完成了和所有領袖的雙邊會面,他的“五步走”構想得到一致讚賞,“apec不該做什麼”這個第一步,計算出來了最大公約數,達成了共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