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部分(第4/4 頁)
不算,其沒等美國國會借“水門事件”發難,便主動辭職了。
至於第一個遭到美國國會彈劾的美國總統,是一百多年前亞伯拉罕林肯被刺殺後,由副總統繼任總統的安德魯約翰遜。
導火索是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的重建時期,做為民~主黨人,曾經兩次擔任在薩姆特堡之戰後,倒向南方美利堅聯盟國的田納西州的州長的安德魯約翰遜,於南方重建問題上,採取妥協立場,進而與控制美國國會絕大多數的共~和黨議員意見不合,才引來彈劾,最後在國會參議院這一關,以一票之差,逃過一劫。
相比於這種擺在明面上,堂堂正正的政~治矛盾,比爾科林頓的被彈劾理由,有難以啟齒之嫌,其罪名為“拉鍊門”引發的“偽證”、“妨礙司法公正”、“濫用職權”。
針對比爾科林頓的指控,來自於獨~立檢察官肯斯塔爾的調查報告,就是那份充滿露骨描述、還被放到網際網路上的著名冗長檔案。
可以說,這個“斯塔爾報告”有點適得其反的效果,比如被人們廣為詬病的一個地方就是:你花了納稅人的7000萬美元,卻只給我們寫了一本低俗小說,以及得到諸如“偽證”、“妨礙司法公正”之類形同廢話的罪名?
在此期間,由有線電視新聞網、《今日美國》、蓋洛普所進行的民調,其結果顯示,只有大約三分之一的美國人,支援對現任美國總統比爾科林頓的彈劾或定罪。
這個現象多少反映出了,相比於共~和黨和民~主黨掐得熱火朝天,民眾有點厭惡這種勞民傷財的政~治遊戲了。
事實上,所謂的彈劾,就是一場熱鬧而已,蓋因要想透過,必須在國會參議院這一關,獲得三分之二的多數,而雖然共~和黨控制著美國國會參眾兩院,但在剛過去沒幾個月的一九九八年美國中期選舉,民~主黨略微收復失地,不至於弱到連三分之一的勢力都達不到。
而在接下來的投票過程中,共~和黨和民~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