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部分(第3/4 頁)
律;7月16日烏克蘭發表主權宣言,7月27日白俄羅斯發表主權宣言。
顯而易見,這不算完,該過程一旦啟動,便停不下來了,後面的效仿者只會越來越多,動作越來越大,就連負責為唐煥做接待細節工作的涅利金,都感覺到了非比尋常,也不知道風風光光穿梭於西方各國的蘇聯新任總統格爾八喬夫怎麼想的。
瞧著對方談笑風生的表情,天才如斯的唐煥,心裡可謂充滿了無數好奇的問號。
不過,首富先生不會因為這種沒有意義的問題自尋煩惱,按照自己的計劃,分別會見了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等等加盟國的實權派資源可不能浪費了,要投也得瞄準目標。
以ocpc計劃落地與哲儒培訓和認證機構設立為代表的這一連串撒錢動作,使得看熱鬧的外界,在大感過癮的同時,也不禁為首富先生心痛花錢如流水,你虧不虧啊?
唐煥當然精壯著呢,由方圓超級計算機支撐的唐氏投資模型,再次“押對了寶”伊拉克悍然發動了對鄰國科威特的入侵軍事行動,引發了第三次世界石油危機,原本一桶價格為十幾美元的原油,開始一路暴漲,突破40美元,指日可待。
光是把計算機和金融聯姻到一起的一種明面手段,所帶來的進賬,就足夠供首富先生此番打造人脈網路的開銷了。
不過,無處不在的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釋出出來的這場戰爭的一個片段,觸動了唐煥,讓他感覺這錢賺得似乎有點燒手,有必要做點什麼了。
結果,這一活動不要緊,納斯達克科技股暴跌,紐約證券交易所遭到重創,全球其它證券市場緊隨其後地跟風恐慌下跌,大國們無法淡定了。(未完待續。。)
第0847章 五常為唐首富保駕護航
……
相比於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唐煥對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發生,更有把握。
蓋因,以過來人的角度看,條理非常清晰八年的兩伊戰爭打下來,伊拉克外面欠了好幾百億美元的債務,只能靠石油慢慢地還;而沙烏地阿拉伯和科威特這兩個最大的債主,同時也是舉足輕重的石油出產大國,則暗中聯合起來打壓國際油價,試圖趁此機會,逼迫伊拉克按照有利於他們的方向解決邊境糾紛問題;內外交困的薩達姆侯賽因,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以其一貫作風,選擇鋌而走險再自然不過了。
當然,這裡面肯定有不可控的因素,比如美國的態度。
就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數天前的7月25日,石油輸出國組織官方人員宣佈,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達成石油減產協議,將石油日產量限制在150萬桶,外界將此看作為解決伊拉克與科威特之間石油爭端的積極表現。
但與此同時,已經有超過十萬的伊拉克軍隊,在伊拉克與科威特的邊界整裝待發了,而薩達姆侯賽因則不斷喊話,指責科威特在十年中不斷地在兩國相鄰地區偷採石油云云,為接下來的軍事行動搶佔道義制高點了。
為此,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阿普里爾格拉斯皮,專門與薩達姆侯賽因進行了一次談話。或許這位女外交官的語氣有些委婉了至少從會議紀要當中沒有發現失誤,使得薩達姆侯賽因錯估了美國的立場,進一步增強了發動戰爭的底氣。
不得不說,儘管幾個月以來,伊拉克磨刀霍霍,但包括當事方科威特在內的很多人,都沒有如何警惕甚至唐煥出於道義的角度,提醒過科威特王室,但他們過於迷信美國政客的節操和美國大兵的威懾力了。
因此,當8月2日凌晨2時,伊拉克全面發動入侵戰爭後,本來就實力不濟的科威特,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也就兩天的功夫,逃的逃,死的死,降的降,國土盡喪敵人之手。
對此早有預料的唐煥,自然會最大化榨取該事件的價值,其中就包括,指示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保持密切關注,搶在全世界同行之前發出新聞,以進一步提升在媒體界的地位。
必須承認,那些西方戰地記者,個個堪稱探險家,得到了包括資金、技術等等在內的資源後,便敢玩命深入科威特前線,把最真實的場景,呈現在世人面前。
盤算著石油、黃金等領域的投機收益,以及坐等科威特王室拋售資產的首富先生,那種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的躊躇滿志,就不用提了,但他還是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震撼到了並非因為這幫手下的敬業精神,而是源於熟悉之人血濺當場的慘烈。
在科威特屈指可數的像樣抵抗當中,做為國家一個標誌的科威特王室住所代斯曼宮,爆發了激烈的保衛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