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部分(第3/4 頁)
,就圍著老爹,迫不及待地問個不停。
見此情景,唐煥一下子就明白了,這兩個小不點也和錦暢、錦閣一樣,能四處亂竄了,心也野了。
“你們母親和奶奶肯讓你們在亞洲多逗留麼?”唐煥打趣道,蓋因林鳳皎和姑媽唐芸可是把他們看得很緊。
“這不有您做擋箭牌麼。”錦明狡黠地回答道。
對於自己的奇葩雙胞胎兒子來講,遊歷遠比其它教育方式有效。要是放到舊社會,8歲的男娃娃,已經能夠參與養家餬口的大計當中了——李福兆的父親李冠春,8歲便在船務公司開始幫忙管賬;胡應相的大哥胡應沾,也是8歲考上了計程車司機執照,一邊讀書,一邊開車協助父業。
自己給後代提供的成長環境,雖然遠遠優越於那些香江大家族早年初創的辛苦階段,但也沒有必要嬌生慣養著。
於是唐煥很痛快地點頭答應道:“行啊,你們表現好的話,我就帶你們去寶島轉轉,甚至還可以去日本。”
“堅決服從命令。”齊刷刷地敬禮的錦明、錦亮,脆聲保證道。
兒子的古靈精怪,讓心底總是有個鬱結徘徊不去的唐煥,開懷大笑不已。
……
1988年9月17日上午,第24屆夏季奧運會的開幕式,在可容納10萬觀眾的蠶室奧林匹克體育場舉行。先前的第十屆亞洲運動會,1986下半年也在這裡揭幕,可謂一次絕佳的預演機會,現在自然一切都有條不紊。
精彩熱鬧的表演環節過後,便是進場儀式,希臘代表團走在了最前面。
錦明、錦亮雀躍地議論道:“這就是船王阿姨的老家啊。”
本來,一開始國際奧委會擔心,因為韓國與許多國家沒有外交關係而使抵制國家增多,影響到奧運會的參加代表團數量。
結果,他們忽視了韓國人急於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迫切,在其積極斡旋下,加上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的外交協調,說服了許多有抵制意向的國家,都按時趕到漢城,規模之大,勝過以往各屆。
當然了,最終還是有抵制者,朝鮮提出與漢城合辦本屆奧運會,並且至少負責一半專案的要求未被允許,從而正式宣佈抵制漢城奧運會,但響應者寥寥無幾,僅為個位數。
所以,本屆奧運會幾乎做到了大團聚,就連經歷了八年互相抵制的美國和蘇聯兩大陣營,也都同臺出現,總計159個國家和地區的8000多名運動員,參加25個大項237個單項的比賽。
其中,參賽運動員最多的國家和地區依次為:美國612人、蘇聯524人和韓國467人;中國奧委會派出299名運動員參賽,居於第11位。
當看到和自己同膚同發的族群代表團氣勢稍弱時,興高采烈的錦明、錦亮,不免有些失落。
“這算什麼,你們沒看到汶萊只有一個人麼,新加坡也不過區區8人。”唐煥忍不住笑道:“你們還是把精神頭留給之後的比賽吧,比如本·約翰遜和劉易斯的百米飛人大戰,格拉芙是否能在網球專案上成就金滿貫。”
10點30分,漢城奧運會組委會委員長樸世植致開幕詞;國際奧委會主席胡安·安東尼奧·薩馬蘭奇致歡迎詞;韓國總統盧泰愚宣佈大會開幕;曾獲第11屆奧運會馬拉松冠軍、現年已經76歲的孫基禎,手持火炬進入會場;第10屆亞運會3枚金牌獲得者林春愛接過火炬繞場一週;象徵體育、科技和藝術的二男一女,之後接過火炬,點燃奧林匹克聖火……等等固定環節走下來,開幕式基本上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不過,在放飛白鴿的儀式中,有鴿群不慎飛入奧林匹克聖火火炬盆,並被火種燒死或受傷,顯得有點不和諧,算是韓國的百密一疏了。
唐煥看得搖頭不已,這或許就是冥冥之中對急功近利的一種諷刺吧。
……
冷戰兩大陣營再次同場競技,自然競爭十分激烈,尤其連著兩屆沒露面的蘇聯,簡直就是大爆發,以極大優勢高居榜首;甚至同為東方陣營體育強國的東德,都把美國擠到了第三名;至於中國的成績,只能說一聲遺憾了。
最值得一提的是東道主韓國,居然使盡了手段,讓自己排在了第四位。
唐煥不失時機地教育著兩個兒子,“看到沒有,人一旦不要起臉來,會達到怎樣沒有下限的地步。”
“可這也太假了,已經有很多媒體在議論紛紛了。”錦明疑惑地說道。
唐煥耐心地解釋道:“這就是名譽和實力不匹配的後果,到頭來只是貽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