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部分(第4/4 頁)
的技術,就算把晶片拿到實驗室裡逆向工程,也無法完全解析出來,誰走在前面,自然就佔據了專利上的優勢。
現階段,英特爾在cisc內部面臨摩托羅拉、amd、國家半導體等公司的圍追堵截,外部又有risc帶來的產品前景不確定因素,形容日子過得如履薄冰也不為過。其在專利方面,也就是能欺負一下amd之流的小兄弟,在哲儒面前還要彎下腰去。
“為了讓英特爾的研發更順利,原則上沒有問題。”唐煥很痛快地表態道:“我對微處理器效能的追求,你又不是不清楚,這些年不是一直親自代工intel80286和intel80386,以得到高時脈頻率的產品。”
安迪?葛洛夫好奇地問道:“在這場如火如荼的risc和cisc之爭當中,唐不但沒有表明自己的態度,似乎還對cisc懷有信心?”
“此類技術之爭,各執一詞,誰也不敢保證自己百分之百地預測準確,代表了很多團隊的利益的我,也不好亂開口。不過,我確實還對cisc的未來前景抱有極大的希望。”唐煥很坦誠地回答道:“畢竟,在複雜的使用環境裡,cisc的優勢,risc無法取代。真正的技術發展趨勢,應該是cisc不斷吸收risc的優點,就像英特爾的下一代微處理器intel80586,會引入超標量體系結構那樣。”
安迪?葛洛夫笑了起來,“這應該是這個月我聽到的最振奮人心的訊息了。”
“不過,英特爾似乎對自己的主打產品——cisc架構的x86系列微處理器的未來,有些信心不足,今年還準備釋出risc的新產品——inteli960?”有些事情自然瞞不過唐煥這位最大個人股東。
早在1960年代,控制資料公司的超級計算機cdc6600,便率先進行了超標量的設計。
明天早上發全文。已經開啟本章節的起_點或q_q手機客戶端,到時候可以在目錄介面長按章節名,重新下載即可。
……
此時,英特爾執行長安迪?葛洛夫正在認真地聽著唐煥對下一代個人電腦的展望,以及intel80486在其中所能扮演的角色。畢竟,不管雙方的工程師們如何就技術問題合作或者爭執,最終的決定還要由這位大老闆來做出。
對於把寶全壓在微處理器業務上的英特爾來講,目前有兩大困擾——cisc和risc之爭當中後者略佔上風,以及主打產品x86系列cpu,在效能上始終比摩托羅拉mc68000系列cpu同檔位競爭者弱上一些。甚至雙方最新一代微處理器——intel80486和mc68040,也延續了這個強弱對比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