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3/4 頁)
。
這就是唐煥一直對夏普釋放善意的主要原因,而對方也積極地互動著,畢竟明顯受到照顧地從那個採購訂單當中分到的兩千多萬美元,佔據了夏普半導體全年銷售額的顯著比例。
於是,唐煥藉著代工數字化傳真機的名義,來到大阪,和夏普的高層們見個面。
第0123章 CPU引來的追捧
夏普現任社長佐伯旭,是從創始人早川德次接棒的第二代管理核心,於1970年上任。
同在這一年,夏普從早川電機工業株式會社改名為夏普株式會社,並在奈良縣天理市建立了綜合開發中心,開始生產大規模積體電路。
唐煥這個級別的到訪,自然要由夏普的社長親自出面接待。
出生於1917年的佐伯旭,早在1931年便進入夏普了,從學徒一步步地爬到今天位高權重的位置,是絕對的老臣子,威望甚高。
將來的第三代社長辻晴雄和第四代社長町田勝彥,分別與佐伯旭有姻親或者親戚關係,而第五代社長片山幹雄的父親,則是他的至交。
所以,儘管夏普歷代社長姓氏不同,但實際上它仍是一種類似近親繁殖的“家族經營”結構。前世裡夏普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所遇到的生存危機,和由此產生的大企業病未必沒有關係。
不過,這也有一個好處,唐煥和夏普打交道會相對容易一些,反正對方要死要活的也得等到幾十年後,他用不著擔心被拖累。
日本人做事很講效率,唐煥也不含糊,寒暄過後,便立刻開始了參觀。
這個過程也是夏普展示自身實力的機會,但卻鎮不住唐煥,你丫的再厲害,生產的電子產品也沒法子和智慧手機的整合度相比吧,而那個時代又恰恰是夏普被液晶業務坑得虧了數十億美元的悲催階段。
但不可否認的是,民用背景的夏普,其發展歷程真的是一步一個腳印,非常值得借鑑。
它最早的產品要追溯到早川德次發明的金屬腰帶扣——德尾釦子,然後是自動鉛筆,品牌為“ever-sharppencil”,取其“不用削,可永保筆芯尖銳”的意思,sharp的商標就是來自於此。
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使早川德次的基業毀於一旦,不過他最後還是東山再起了,一步步地開始生產收音機、電視機、微波爐、計算器、太陽能電池及矽光電轉換元件、液晶顯示器、半導體大規模積體電路等等,可以說越來越高大上了,代工數字傳真機並將其最佳化自然不在話下了。
那位對孫正義有提攜之恩,支援其發明電子翻譯機的佐佐木,也在陪同人員當中,唐煥特意和他聊了幾句,日本是個人情社會,一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人際關係,沒準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當參觀完電視機生產線後,唐煥在休息時間的空隙,和佐伯旭提起了合作生產crt顯示器的話題,他希望自己的二代方圓電腦可以配備上前世的標準輸出裝置。
在唐煥的描述下,老道的佐伯旭發覺這可是一個大活,立刻找來了技術人員討論,但crt顯示器和電視機還是有很多不同之處的,一時半會無法得到一個確切的結果。
唐煥也不著急,雙方有意向就可以了,到時候再派人過來詳細談,此行的第二個目的——crt顯示器專案合作就算達成了。
翻過天來,唐煥參觀了此行的重點——夏普的綜合開發中心,對其半導體工藝有了更直觀的全方位瞭解,他比較滿意,自己的採購可以繼續往這邊傾斜。
唐煥一直想在東方設計並投產一種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通用cpu,而現階段日本幾乎是唯一符合技術要求的所在。
於是唐煥又提起了此行的第三個目的,結果在問詢的時候大失所望,目前夏普在晶片設計方面也就是做計算器的水平。
就這樣,來大阪這邊的公事算是基本上辦完了。
由於二戰期間,大阪聚集了眾多的軍需工廠,所以多次遭到美軍空襲,整個城市化為一片火海,幾乎變成廢墟,很多歷史建築就此消失,現在雖然有所仿建,但唐煥感覺沒意思,打算直接去京都,繼上次到任天堂挖人之後,故地重遊一番。
當然,他同樣有著工作日程安排,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那就和京瓷的創始人稻盛和夫見上一面。
眼瞅著唐煥這位金光閃閃的美國矽谷財神爺要走,佐伯旭立刻著急了,cpu的意義不言自明,雖然夏普現在的技術跟不上,但可以先達成合作意向,徐徐圖之嘛,畢竟我們之間已經有了相當不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