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部分(第3/4 頁)
江乃至亞洲第一高樓——康樂大廈,正式更名為勤和大廈,以及勤和集團總部的正式入駐,是唐煥進一步消化怡和百年基業的一大標誌。
目前的怡和,地位可以從勤和大廈正門外的旗幟看出幾分端倪來——在勤和的旗杆左右,依次矗立著怡和、置地、香江電燈、香江電話、牛奶國際、文華酒店、勤和科技、勤和基建。
這個緊隨旁邊的位置表明,唐煥還是給怡和,以及英國遠東利益財團保留了不少顏面,尊重了其已有的地位。
當然了,勤和的權力架構並沒有外表看起來的這麼簡單,比如其核心控股代表並非只有勤和一個,而是勤和與勤和策略交叉持股,而勤和大廈裡還駐紮著一個用於唐煥暗中在資本市場投機的漢鼎投資。
從美國飛來香江不久的唐煥,主持了當天的升旗儀式,並在晚宴上致辭。
“……勤和將秉承紮根香江的經營宗旨、相容幷蓄的用人方針,在鞏固和開拓遠東業務的基礎上,把投資觸角伸向世界上的其它地區……”
唐煥老生常談地重申了勤和的紮根香江與相容幷蓄,前者已經意義不大了,他當家做主,具體想怎麼做,別人壓根沒機會干涉;倒是後者更具現實意義,畢竟怡和一脈留下了大量的中高層英國僱員。
而紐壁堅、鮑富達這兩位曾經的怡和頭兩號高管,成了唐煥口中所說的“相容幷蓄”的最好註解。此時他們紅光滿面、精神煥發地坐在那裡的狀態,如實地反映出了其小日子過得如何舒心。
可以說。唐煥在此時的表態。更有權威。更能安定人心,蓋因本次宴會彙集了大量香江政經兩界的重要人物,比如香江布政司夏鼎基、新華社香江分社社長、包船王、馮景喜等等。如此重要的場合,他這位大老闆自然不能說空話。
迎來送往地應酬一番後,唐煥把招待的任務徹底甩給了周密,自己則走向一間休息室,那裡有一位特殊的客人——沈弼。
按理來說,這位滙豐大班不會跑來湊熱鬧。畢竟唐煥曾經明確表達過,對當初勤和與怡和大戰過程中,滙豐所扮演的角色非常不滿。
因為這個過節,勤和獲勝之後,旗下企業和滙豐的業務往來,出現了明顯萎縮的趨勢。
滙豐在香江的重要地位毋庸諱言,可唐煥從來不缺門路,渣打銀行、眾多華資銀行,以及其它一些在港註冊的世界大銀行,趁機一擁而上。爭奪原本屬於滙豐的業務。
眼見著和香江第一財團的關係越來越僵,沈弼的壓力可想而知。不得不放下架子,試圖透過談判,讓雙方達成一定程度的諒解。
好在,商場上從來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沈弼這麼做,到也沒有心理負擔。
只是唐煥興趣不大,蓋因這些英國人對香江的異心無可挽救,而自己也真的不是很在意對方的存在性,這次會面更多的是為了展示一種成熟商人的風度。
大家有過節,自然算是知根知底了,於是在短暫的寒暄之後,直接進入了正題。
沈弼自信地評論著雙方當下關係的得與失,“滙豐的業務根基深厚,在香江無人可比,勤和有意識地放棄一些合作,實際上是給自己的日常運作帶來非必要的不便利和成本開支。”
唐煥淡淡地回敬道:“勤和成功地在中國大陸和美國西海岸進行了新業務擴張,這是之前怡和想要得到,但卻做不到的;勤和的上升態勢更不是之前怡和的老態龍鍾所能相提並論的。毫不誇張地說,勤和的所有僱員都很滿意公司所創造的工作條件。畢竟,英國那邊的就業環境未必比香江這裡寬鬆,尤其今年三月份英國煤礦工人展開長達一年的大罷工,越發增加了各種不確定性。相比之下,即便日常工作程式繁瑣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
“早在1955年,滙豐就在美國加州成立了加州香_港上_海滙豐銀行,放著如此便利的金融網路不去使用,實在是為了意氣之爭而因小失大啊。”沈弼一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而痛心疾首的表情。
“我樂意!”唐煥微微一笑,從嘴裡擠出來三個字。
看著對方難堪的臉色,他悠悠地繼續說道:“我能猜到,你這次和我見面,主要是為了勤和將會把英國僱員的工資賬戶遷移至渣打銀行的事情。”
沈弼忍氣吞聲地點了點頭,“勤和的這個動作,所帶來的影響非常地負面。”
唐煥想了想,“好吧,我讓部下暫緩這一決定,確實沒必要把事情做得這麼偏激。”
見唐煥做了積極的表態,沈弼臉上擠出一絲笑容,“希望我們雙方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