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部分(第3/4 頁)
雖然彼得·諾頓在1970年代跑到舊金山的寺院裡出家,當了三年的和尚,但他一身本事沒有荒廢,在動了凡心還俗後,很快適應了個人電腦行業的技術發展。
在唐煥的建議下,彼得·諾頓研發了系統程式nortonutilities——諾頓電腦醫生,其中包括兩大深受歡迎的工具軟體——資料恢復大師和計算機資訊專家。
前者是給計算機使用者一個吃後悔藥的機會,儘量幫助他們把誤刪除的檔案恢復過來;後者則可以識別各種個人電腦硬體裝置的資訊,成了各大計算機專業媒體評測時不可缺少的助手。
這類系統工具,必然要為儘可能多的計算機使用者服務,支援方圓電腦、ibm…pc、蘋果電腦等等硬體平臺,因而不太適合呆在哲儒和方圓的體系內,從一開始便獨_立出來發展。
一套nortonutilities目前售價100美元,去年銷售額就突破100萬美元了。同樣都是創業不滿三年的小公司。比研發人工智慧卻一直無法帶來實際商業利潤的賽門鐵克強的不是一點半點。
因此。在唐煥居中介紹之後,戈登?尤班克斯等人對彼得·諾頓的態度,堪稱敬仰得猶如滔滔江水了。
見他們聊得熱乎,唐煥忍不住心中好笑,也不知道兩家公司結識之後,會自發地產生什麼樣的化學反應。單就商業運營能力來講,彼得·諾頓顯然遠遠不如戈登?尤班克斯這套班子,只是其適逢其會當下的商機、還沒遇到夠分量的競爭對手搶食罷了。
寒暄過後。唐煥便和加里·亨德里克斯談論起人工智慧的話題,哲儒這邊也有類似的專案,比如遊戲ai、專家系統等等,但對方畢竟紮根這個領域十來年,還是相當有見解的。
相比於原本時空裡幾十年後人們耳熟能詳的蘋果siri——蘋果語音助手、microsoftcortana——微軟小娜、微軟小冰等普通消費者可以輕易體驗到的人工智慧,這項技術現階段的應用還比較高冷。
人工智慧研發伊始,便得到了各國的追捧,紛紛投入大量資金。但在1970年代石油危機爆發後,燒錢的興趣便隨之降低到了冰點。
進入1980年代後,不差錢的日本率先有了大動作。其通商產業省於1981年宣佈撥款8億5000萬美元,支援一個名為“第五代電腦”的大型研發計劃。其目標是製造出能夠與人對話、翻譯語言、解釋影象。並且可以像人一樣推理的機器。該專案選用的主要程式語言為prolog。
其它國家隨之紛紛做出響應:英國開始了耗資3億5000萬英鎊的alvey工程;美國一個企業協會組織了microelectronicsandputertechnologycorporation——微電子與計算機技術集團即mcc,向ai和資訊科技的大規模專案提供資助;美國國防部屬下的darpa——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也行動起來,組織了strategicputinginitiative——戰略計算促進會,積極向ai專案投資。
人工智慧領域太廣博深奧了,在新一輪的研發熱潮當中,唐煥主要關注符合當下計算機能力的專案。
像遊戲ai方面,ea往往會在某些經典遊戲的豪華包裡提供程式碼量稍多一些的超級難度版本,以滿足玩家的挑戰心理。
另外,資料庫ebase是一個無比重要的平臺,哲儒以此為後臺,研發面向各個領域的資訊檢索、專家系統等。
賽門鐵克的自然語言人工智慧應答程式q&;a,是一個惠而不貴的解決方案,既然已經移植到了方圓個人電腦平臺上,那唐煥也樂於扶持一下。
“相信q&;a會給賽門鐵克帶來不錯的效益。”明確表態支援的唐煥,樂觀地評估了一句,然後話鋒一轉說道:“其實,人工智慧應該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計算機系統判斷哪些操作行為有潛在危害。”
說到這裡,唐煥輕輕地嘆了一口氣,“方圓個人電腦成為普及度最高的第一大硬體平臺,在帶來無數榮耀的同時,也讓我對電腦保安問題感覺如履薄冰。從服務部門的反饋來看,越來越多的惡作劇程式,開始悄悄在電腦裡執行。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它會爆發出來,真正威脅到使用者的資料安全。我必須從現在開始就做好未雨綢繆的準備。”
唐煥環視著賽門鐵克的一干人等,“你們的技術底蘊不錯,不妨在這個方面提前走一步。”
“無數的例子證明了,唐對行業的把握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