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部分(第3/4 頁)
儲器轉型為處理器這個重大問題,英特爾三巨頭當中,羅伯特。諾伊斯和戈登。摩爾因為種種原因,態度都非常保守,只有安迪?葛洛夫表現得非常積極。
可惜的是,安迪?葛洛夫在英特爾裡的地位,只是一個唱黑臉的嚴格企業管理執行者,一旦涉及到如此重大的決定,話語權就非常有限了。
但唐煥仍然希望從安迪?葛洛夫這裡開啟缺口,蓋因他看中了英特爾的半導體工廠。
如果英特爾決定轉型,那這些多餘的儲存器生產線勢必需要處理;即使英特爾對於轉型問題舉棋不定,可在當前日美半導體大戰的情況下,出於降低成本的考量,將工廠遷移一下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
而唐煥想要給出的目的地建議,就是中國大陸。
由於看好中國這個東方大國在冷戰大局勢下的制衡作用,美國頻頻伸出橄欖枝,而開始改革開放的中國也積極回應,兩國關係急劇升溫。
鄧首長於1979年1月的訪美,開啟了兩國之間一連串高階別的重要交流。同年3月1日,兩國正式在北_京和華盛頓設立大使館。美國副總統沃爾特。蒙代爾又在8月份,對鄧首長的訪問進行回訪。
隨著雙方高層與工作層級接觸的加深,兩國開始在更廣泛的議題上進行對話,包括全球與地區戰略、政_治、軍事、裁軍、聯合國以及其它多邊組織事務等,並簽署了多個雙邊條約,特別是在科技與文化領域的交流活動以及貿易交流。
其中就包括《科學技術合作條約》,以及在1980年9月簽署的海洋領域、民航連線等方面的一些條約。
1982年5月,美國副總統老布什再度訪華。
1982年8月17日,中美又簽署了第三個聯合公報,即《八一七公報》。
在1984年即將到來之際,中國國務院總理訪問美國和美國總統里根訪問中國,這兩項高階活動已經蓄勢待發了。
簡而言之就是,現階段中美關係的形勢一片大好,高科技領域的合作可以進一步借東風了。
唐煥已經拉攏到了摩托羅拉去中國建立半導體工廠,英特爾就是他的下一個遊說目標。
……
只不過,唐煥不會想到,此時的英特爾會議室裡,正在討論的議題,對他可談不上友好。
與會者除了英特爾三巨頭之外,還有英特爾和蘋果公司的大股東,被譽為風險投資之父的阿瑟。洛克,以及唐?埃斯特利奇。
“我知道方圓電腦公司已經和英特爾簽署了intel 80286的訂單,但ibm願意出高價買下全部的intel 80286,並負責違約的賠償。”得到總部授權的唐?埃斯特利奇,財大氣粗地說道。
見羅伯特。諾伊斯和戈登。摩爾沒有馬上表態,反而把目光轉向自己,性情耿直的安迪?葛洛夫便直接開口道:“這會影響英特爾的業界聲望,上次ibm便試圖用intel 8088的訂單擠佔intel 8086的全部產能,但實際上除了讓唐煥對我們心生不滿之外,根本就沒影響到方圓個人電腦的製造環節,他們有足夠的備選方案。”
“這次的情況不一樣。”唐?埃斯特利奇信心滿滿地一笑,“intel 80286從去年釋出到現在,經歷了多次的糾錯。因此,即使第二供貨商的許可證已經發出了,但目前只有英特爾具備成批的供貨能力。我相信這個時間差怎麼也會有小半年的樣子,正好可以讓比三代方圓個人電腦晚推出的ibm…pc/at,扳回劣勢,狙擊方圓個人電腦在中高階市場的優勢。”
羅伯特。諾伊斯這時候開了口,“ibm已經答應,將會支援我們的儲存器業務。”
戈登。摩爾接著說道:“方圓電腦公司只要12。5 mhz的高階版本intel 80286,剩下的低端產品雖然有方圓個人電腦相容機廠商採購,但哪比得上ibm全盤收購來的方便。”
阿瑟。洛克最後補充,“ibm擁有英特爾百分之二十的股份,我也贊同這個交易。所以,不管怎麼樣,決定都會透過的。但我還要為大家分析一下,ibm…pc只採用英特爾的cpu,但方圓個人電腦的微處理器,還包括了mc68000系列和mos 6502系列,以及radio shack的唐迪電腦所使用的z80系列。從這個角度來看,如何取捨才能利益最大化,不言自喻。”
“既然你們都商量好了,還把我找來幹什麼?”暗自嘀咕的安迪?葛洛夫,無語地掃視了在場眾人一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