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部分(第3/4 頁)
產品。
另一方面,被喬布斯塑造為“海盜”形象的mac研發團隊,可沒有ibm、方圓、哲儒的功力,規劃出一個友好的第三方開發平臺。
所以有個情況很自然,相比於為ibm…pc開發軟體,為mac寫程式困難得太多了,微軟的研發進度也是一拖再拖。
mac的面世時間,比喬布斯曾經吹噓的完工時間晚了一年多,而微軟答應為mac開發的軟體,更是比原計劃晚了兩年多。喬布斯制定的那條排他性條款。根本沒有發揮效力的任何空間,簡直就是多此一舉的廢話一句,由此可見蓋茨的老謀深算了。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卻更早一步、瘸著拐著地走到了公眾面前。
看到這個情況,喬布斯差點氣得背過氣去:我的mac問世時間就已經被推後了,這也算是遷就微軟研發辦公軟體落後的進度了,可你們竟然先一步推出了,感情拿著我們的mac原型機,專門研究圖形使用者介面了。這也太包藏禍心了!
盛怒之下,喬布斯取消了之前和蓋茨達成的這筆交易:大家自由了,微軟想給誰開發類似介面的應用軟體都可以,而蘋果也可以另外物色軟體開發商。
事情並沒有因此結束,喬布斯開始著手對付蓋茨偷師mac的圖用使用者介面功能,推出了的侵權行為。
就這樣,蘋果和微軟的口水仗開始了,以至於之前喬布斯和蓋茨的秘密交易,也大白於天下,旁觀的唐煥一系,在恍然大悟後,最直接的反應就是“豎子不足與謀”。
事實上,步履蹣跚的並不受待見,除了喬布斯認為它是披著ibm…pc外衣的mac,而且還非常醜陋外,更多的業內人士意識到了,這個產品的推出只不過是為了市場博弈。
機緣巧合之下,ms…dos截胡加里·基爾代爾的cp/m,成為ibm…pc的首選作業系統;但這個獨霸優勢不久便遭遇了挑戰,成功運作電子表格軟體visicalc的visicorp公司,計劃推出vision,來取代ibm…pc上的作業系統ms…dos。
因為具備圖形使用者介面功能的vision,在時間點上打了其他有志於在這一領域大展宏圖的公司一個措手不及,所以哲儒、蘋果、微軟默契地進行了聯合打壓。
在這個過程裡,蓋茨學到了一個商戰套路,即市場領先者如果在新產品上落後了,那也不用手忙腳亂,完全可以透過虛張聲勢打擊對手。
具體來講就是,你宣佈研發意在取代我的新產品後,我可以有條不紊地公佈一個更加雄心勃勃的產品研發計劃,完全包括那些你引以為傲的功能,並許諾從現有產品平滑升級。
這一招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早在1960年代,面對資料控制公司的領先,ibm就一邊放著煙霧彈穩住客戶與合作伙伴等自己的新產品,一邊緊鑼密鼓地研發system/360,結果贏得了時間,讓競爭對手憋屈得俯首稱臣。
為了狙擊來勢洶洶的vision,蓋茨便仿效著這個套路,向所有ibm…pc廠商放出風聲,微軟也在研發圖形使用者介面功能,而且肯定比vision強大,大家不如耐心等等哈。
在諸如此類的無賴招數打擊下,vision很悲劇地跪了,產品釋出會慘淡收場;但微軟這邊也不敢掉以輕心,加緊推出,
說起來,的研發過程也有點傳奇色彩,經過一連串的失敗後,一個只有20歲但卻把mac研究的很透徹的程式設計師尼爾·孔森,接受了挑戰,徹底重新編寫了。
喬布斯認為是披著ibm…pc外衣的mac,當然有自己的道理。的資料結構和程式格式,就是從mac照搬過來的,甚至還包含了和mac一樣的內建小應用程式,比如一個繪圖程式、一個時鐘和一個謎語軟體等。
蓋茨始料未及的是,微軟的最主要合作伙伴ibm,卻對不買賬,不但沒有參與相關的市場宣傳造勢活動,還威脅著將來自己可能採用vision。
微軟與ibm在上鬧矛盾的原因在於:兩家關於ms…dos的交易,包括定期改進和更新。
因為這是一項承包制的程式設計活兒,所以ibm會支付程式設計時間的報酬,但不會支付版權使用費。
所以,當有機會製造可以產生版權費的新程式的時候,出於顯而易見的原因,微軟便沒有安排最好的人選去做ms…dos的維護工作。
ibm也不傻,一來二去地便琢磨過味來,知道了微軟在陽奉陰違地應付自己,進而老大地不滿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