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部分(第3/4 頁)
網球公開賽舉辦方會把少數外卡頒給那些有潛力的運動員,如果張德培年紀再大一點的話,肯定會得到青睞,但現在只能便宜其它亞洲選手了。
除了在吸引參賽選手的措施上誠意十足之外,香江網球公開賽的賽事規格,也體現出了贊助人唐煥在國際體育界的能量。雖然是第一屆,但香江網球公開賽還是成功地全套拿下了男子職業網球聯合會——atp和世界女子職業網球協會——wta的賽事舉辦權。
香江網球公開賽在級別上並非大滿貫那樣的頂級存在,可也屬於分量十足的黃金級巡迴賽,冠軍可以拿到500積分,其他成績者依次降低。
atp和wta世界範圍內的巡迴職業賽事,每年都會有規律地在各個大洲州之間移動,現在正好屬於亞洲賽區的時間,而秋天的香江,為香江網球公開賽提供了不錯的天氣條件。
賽事場地選在了紅矗�逵�藎�憬�共皇侵揮姓庖患姨逵��魯∷��皇竅啾扔諂淥�胤劍�飫鎰愎幌執�����稅�ㄑ莩�嵩諛詰母髦執笮突疃�募煅椋��銥佔湟滄愎淮蟆�
香江網球公開賽的籤位數目為64個,直接比法網這樣的大滿貫賽事少了一半,但種子選手數目相同,都是16個。
唐煥便特意和組委會確定的種子選手們合影留念,而像寰亞電視、tvb在內的眾多香江媒體,也是圍繞著這些種子選手進行介紹,製造噱頭,引起關注。
總體來講,現階段的香江,在體育領域的成果乏善可陳,需要網球這樣的新鮮血液進行補充。
原本,香江足球聯賽是一個人氣極高的受歡迎專案。但隨著職業化,一些商人為了提升自身的聲望,開始蜂擁而入、大灑金錢,其中的典型代表當屬黃創保、黃創山這兩兄弟的寶路華足球隊和精工體育會了。
前者曾經在1983年包賬28000英鎊、高價邀請應屆英格蘭甲組聯賽冠軍、如日中天的利物浦足球隊訪港,吸引了27000多名觀眾入場,門票收入達到了145萬港元。
後者同樣一擲千金,1972年剛升入甲組聯賽,就用40000港元年薪,從老牌勁旅南華挖來了胡國雄,其協助南華於1971到1972年度賽季歷史性地奪得3料冠軍,月薪卻僅為1600港元。
也就是從1970年代開始,從泰國來到香江發展的黃氏家族,其麾下的這兩支足球隊,幾乎壟斷了香江足壇。黃創保、黃創山兩兄弟各領一軍,紅藍之戰常鬥得難分難解,每場球賽都是全城矚目的盛事。光是精工便從1979年到今年,連續七屆稱霸聯賽。
在這種表率之下,香江足壇的風氣自然開始急功近利,一個明顯表現就是毫無節制地引入數量眾多的外援,結果成績倒是起來了,可也破壞了香江本土足球的原有生態和規則。
就拿1971年停辦後,在今年開始恢復舉辦的亞洲冠軍盃來講吧,精工代表香江角逐並晉級第二輪,但由於賽會開出苛刻的參賽條件而不得不退出比賽——原因不難想象,幾乎清一色外援的球隊,還能代表香江麼?
不過,隨著黃家生意由盛轉衰,對球隊的投入自然開始減少了,加上可供大眾娛樂的方式越來越多,所導致的整體球市轉淡,以及眾所周知的政治因素,黃創保很乾脆地在1984年宣佈退出聯賽,並且解散寶路華球隊。
在香江足壇擁有強大影響力的霍老闆,曾經邀請唐煥投資香江足球。不過首富先生嫌棄水淺王八多,不想摻合,而是按照自己的套路,先是香江國際馬拉松,後是香江網球公開賽地玩著。
?(未完待續。)
第0674章 那就花一億買個安心吧
顯而易見,相比於大眾參與、萬民狂歡的國際馬拉松,職業化程度相當高的網球更適合造星。
今年剛過16週歲的施特菲·格拉芙,就是唐煥樂此不疲的又一佳作。
她在今年5月底至6月初的法國網球公開賽上,以將滿16週歲的年紀奪冠,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大滿貫得主。
等過完16週歲生日後,施特菲·格拉芙又繼續征戰6月底至7月初的英國溫布林登網球錦標賽。
這次她沒有被忽視地排除在種子選手的行列外,毫無懸念地從第7組殺出,並和才過去不久的法國網球公開賽一樣,與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爭奪冠軍歸屬。
在4:6先丟一盤後,施特菲·格拉芙以6:3和6:2連扳兩盤,最後擊敗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這位宿敵,連著第二次在大滿貫中登頂。
雖然用“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