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部分(第2/4 頁)
怎麼寫呢。”唐煥豎起了大拇指,不吝溢美之詞。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對於脾氣秉性各異的美女同樣如此。所以,唐煥也沒指出,你的心靈雞湯,能和大科學家的科普大作相提並論嘛。
其實,事業生涯正處於巔峰的波姬·小絲,之所以前年突然出人意料地跑去普林斯頓大學,全賴於她那位精明的母親,深諳規劃之道,知道自己的女兒童星之路已經走到頭、必須考慮轉型了,而最好的緩衝就是去大學讀四年,以度過這個上不著村、下不著店的尷尬階段,就和朱迪·福斯特當初的選擇一樣。
只不過,躲到大學校園裡的波姬·小絲,學業就未必比得上朱迪·福斯特了。好在,她是一個天生的明星胚子,不管走到哪裡都能吸引到足夠的關注。而這個所謂的自傳,正是一個明星光環下的產物。
否則的話,一個20歲的小姑娘,即便有著多姿多彩的演藝生涯做素材,也未必夠格出自傳——首富先生都沒出呢。
被誇得心花怒放的波姬·小絲,有些後悔地說道:“可惜我忘了,請你寫個序言好了。”
唐煥翹起二郎腿,悠悠地說道:“我的潤筆費可不便宜啊。”
波姬·小絲撒嬌地不依道:“你這樣一位超級大富豪,還向我要錢啊。”
“當然了,一碼歸一碼嘛,畢竟我也要為自己的本領討得酬勞。”在香風當中依然保持冷靜的唐煥,態度很堅決。
……
紐約市曼哈頓,西54街254號,是一個神奇的所在,大名鼎鼎的54俱樂部便位於此地,其屬於美國俱樂部文化、夜生活文化的經典代表,甚至可以形容為原本時空裡多年後現代夜店的始祖。
現在的54俱樂部,是1981年第二次開業的成果;至於第一次開業的時間要追溯到1977年4月,由於創始人steverubell——史提夫·盧博和ianschrager——伊恩·施拉格經營有方,一炮走紅。
尤其是史提夫·盧博非常擅長組織名流聚集,網羅了大批著名藝人、超級名模、搖滾明星、製片人到54俱樂部現身助陣,進而使其迅速成為了一種名流指標,以及午夜音樂跳舞俱樂部文化的強烈代表。
54俱樂部在第一次開業的兩年多時間裡,之所以那麼成功,不外乎得益於老闆們不惜成本地把硬體做到極致,營造出無比豪華的環境,同時也在軟體方面採取了最給力的公關策略。
當然了,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崇尚自_由的1970年代到了末期後,人們似乎分外地瘋狂,而54俱樂部迎合這些口味,什麼都敢玩。
在買賣雙方如此相得益彰的情況下,54俱樂部自然是財源滾滾,結果在第一個年頭的八個多月經營時間裡,淨賺700多萬美元,被媒體形容為“可能只有黑手_黨能比得上了”。
美國主流社會向來以保守標榜,或許因此,玩得過火的54俱樂部成了出頭鳥,被有關部門盯上了。
雖然沒有什麼消防、掃黃打非之類的力量對此類經營場所關照,但美國也不會少了制衡之術,比如紐約州酒類管理局便數次突襲了當時無證銷售酒類的54俱樂部,同時稅務部門也展開了行動。
最後,兩位創始人史提夫·盧博和伊恩·施拉格果然屁股不乾淨,被查出了逃稅250萬美元,結果坐了13個月的牢,紅極一時的54俱樂部由於無人打理而停業。
等史提夫·盧博和伊恩·施拉格1981年擺脫官司出獄後,選擇繼續經營54俱樂部,不過又找了一個靠山,把物業賣給了馬克·弗萊施曼,他們則擔任顧問。
吸取了前車之鑑的54俱樂部,果然穩健了許多,第二次開業到現在差不多有四年時間了,平安無事,而來這裡的名流更加密集了,波姬·小絲只是其中之一。
唐煥這次到54俱樂部,並非為了尋歡作樂,而是為了看看諸如打碟機等為電子音樂注入計算機數字技術的音訊領域產品,以及頭一次登陸美國的數字式卡拉ok,在美國第一夜店的使用效果如何。
史提夫·盧博、伊恩·施拉格、馬克·弗萊施曼等人一起出動,迎接唐煥這位特殊的大牌名流,整個54俱樂部因為他的到來,似乎顯得更加紙醉金迷、群魔亂舞了。
?(未完待續。)
第0652章 藏龍臥虎的名流效應
【播報】關注起點讀書,獲得515紅包第一手訊息,過年之後沒搶過紅包的同學們,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
實際上,在54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