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部分(第3/4 頁)
口氣。(未完待續。。)
第0399章 讓港督頭大的唐煥
按照英國外交部退休年齡為60歲的規定,麥理浩早在1977年便屆滿了,但他卻罕見地分別在1977年1月17日、1978年3月22日、1979年3月和1979年9月25日,四度獲得續任港督。
對於麥理浩多番獲得續任的現象,外界普遍認為,除了是因為他的政績對英國而言堪稱卓越之外,也反映出了英國政_府難以物色理想的港督繼任人選。
出身於外交官的麥理浩,確實做得非常出色,他在經濟、廉政、親民等方面多管齊下,成功地粉飾了殖民者掠奪的本質,贏得了“有奶便是娘”的人們的認同。
麥理浩更是透過教育,讓粵語驅逐了所有其它華語語種,使得在經濟上應運而起的香江,具備了足夠的優越感,進而在國家認知上自然而然地形成割裂之勢。
顯而易見,這是殖民者所希望的狀態,在維持原有利益的情況下,還能在道義上站住了腳。
麥理浩獲得續任的第四段任期是1980年5月至1982年4月,但在此期間,隨著年紀漸大,健康壓力日益嚴重,他的幹勁也逐步減退,已經明顯不適宜再度延長任期了。
尤其在卸任末期,麥理浩因為迫於來自倫敦的壓力,忙於破解唐煥對怡和發動的收購戰而輕度中風,越發無法堅持工作下去了。
就這樣,在1982年5月8日晚上,麥理浩與夫人正式告別港督府。
他們乘坐專用轎車前往皇后碼頭。途徑花園道、德輔道中、畢打街和幹諾道中。沿途均有大批市民夾道歡呼。在車上的麥理浩則報以揮手致謝。
當乘坐的轎車抵達皇后碼頭所在的愛丁堡廣場後,麥理浩最後一次以港督身份檢閱儀仗,並和在場恭候的行政立法兩局議員,以及社會各界人士握手道別,場面簡單而莊嚴。
皇家香江警察樂隊奏出《友誼萬歲》一曲,麥理浩夫婦乘坐的慕蓮夫人號慢慢橫渡維多利亞港,麥理浩又在船上向碼頭的民眾揮手,盡顯依依不捨之情。
在九龍公眾碼頭登岸後。麥理浩與在場守候的大批民眾握手,再次秀了一番親民作風。
隨後,麥理浩夫婦轉乘專車前往啟德機場,途經之處也有大批民眾送別。
最後在晚上九時許,他們乘坐英國航空波音747客機ba20號班機離開香江,經阿布扎比返回倫敦,正式為港督生涯劃上句號。
麥理浩,帶著他的光環,功成身退了。
這就是各方勢力為這位所謂的最受愛戴的港督,所安排的歌舞昇平的送別場景。可謂極盡完美之能事。
唐煥的代表——周密,自然也非常給面子。這段時間在怡和一事上保持了沉默。
麥理浩卸任後,港督一職由布政司夏鼎基署理,以等待英國安排的繼任人選抵港履新。
就在這個權力空白期間,一向以嚴肅面孔示人的周密,收起了他所不習慣的微笑,發出正式宣告,勤和已經掌控了怡和超過半數的股票,完成收購,“白武士”和輿論鬥士們,大家可以坐下來歇一歇了。
緊接著,規模龐大的財務和律師團隊,開始進駐怡和,暫時凍結了所有新的經營活動。
對於這個奇峰突起的鉅變,整個香江為之震動,怡和的保衛者們根本沒有料到,勤和的殺手鐧這麼多。
按照它們的估算,雙方會在百分之四十控制權這一水平線上僵持很長一段時間。
而隨著持久戰的消耗,以及可以預見的英國在馬島上的勝利所帶來的全民沸騰、力壓千鈞之勢,唐煥會最終止步於目前的所得,並妥協地坐下來談判。
但現在,所有的勾心鬥角,都戛然而止了,怡和與置地一樣,全姓唐了,怡和主席紐壁堅真是打造了一個好完美的連環船結構。
在既成事實面前,從唐煥那裡得到好處的人們,高姿態地微笑不語,“我的眼光能差了麼,早就知道會這樣了”;怡和的保衛者們則異常憋屈,如此多的人聯手鑄就的防線竟然沒頂住,這不科學啊。
心理失衡的人,總是要為自己的失敗,找一些藉口聊以自_慰。
之前秉承在香江積極擴張經營策略的紐壁堅和鮑富達,成了這些人等傾瀉怒火的物件,“這兩個蠢貨,惹誰不好,去碰唐煥這個瘟神的黴頭。”
要知道,在原本時空裡,怡和最衰弱的時候,市值曾經跌到了四十多億港元,這對一些財力雄厚的華商來說,一舉拿下沒什麼困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