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部分(第3/4 頁)
氏集團接觸的時候,有過權錢交換、出賣國家利益的事情發生。”
這種大帽子,往大了言,就是賣國的嫌疑,哪怕你官再大,亦是承受不起的;往小了說,既然是舉報,也就表面並沒有真憑實據的,核查完畢後,完全可以還你個清白。總歸一句話,就看你怎麼處理了。要說被核查的那些個官員,還真是有舉報信在舉報他們的,不過不是和文氏集團接觸的事情,而是另有隱情。
官場之所以被稱之為官場,奧妙就在這個“場”字上了。如此一來,真要是有人追究起來,這邊就可以理直氣壯的回過一句話,“我們,也是在依法辦事。”所以說,不管是來化緣的還是來分一杯羹的,都需要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很難說林業廳的人會不懂這種事情,或許下來的這幾位,就是所謂的問路石了。幹好了投名狀,問路石也就不是問路石了,幹不好的話,大可以換個石頭做問路。
自從,青龍鄉的經濟迅速起來之後,上面的部門可是很眼饞這塊大蛋糕的。儘管,中央政府那邊傳來不許過多幹涉青龍鄉事宜的招呼,卻因為不是正規的紅標頭檔案,而被各部門所選擇性的忽視。現如今,林業廳終於是忍不住了。開始跳出來吃螃蟹了。想想也是,象他們這樣地邊緣部門,要是不早下手的話,很可能連下手的機會都撈不到。
不過說實話,即便是現在跳出來。亦是顯得有些晚了。原因無他,就在於青龍鄉的水,實在深得很吶!這麼大的一塊蛋糕,居然是近年地無人問津,這樣的事情在國內實屬罕見。
林業廳的時機選擇的並不好,青龍鄉這邊正是撤鄉並市的大好時候,可說上升的勢頭異常的猛烈。再加上,這幾年中央政府對於青龍鄉的官員們。採取了一種只降不升地怪異方式。卻是讓更多地官員們看到了只要青龍鄉變成青龍市,那麼大家就都能憑空升上好幾個檔次的官位。
從鄉長到市長。可就不是好幾個檔次嘛!
在這樣地情況下,青龍鄉這邊的官員們對於前來化緣的,自然是不怎麼待見了。再加上,這些官和尚不懂真正的化緣,手法更是顯得僵硬無比,遭到地方上的抗拒推搪,亦是在所難免的了。說實話,青龍鄉這邊不怕被上級部門化緣。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沒有這種情況的地方,那才是咄咄怪事呢!
原本,青龍鄉這邊只是想稍稍拖過一段時間地,準備看看情況再說。在他們這些地方官員看來,既然上級部門來化緣了,不給的話,實在說不過去,區別只在多少而已。沒想到的是,林業廳的出手那麼霸道。居然把紀委的人都給招來了?
青龍鄉發展到現在這種規模。底下的官員們,多多少少都有點以權謀私的做法。這個怪不得他們。誰讓這裡的官員們,多數是土生土長的呢?這一來二去的,徇私地事情也就多了起來。至於貪汙之類地事情,有十七處的人在這邊盯著,任誰想伸這個手地話,就得好好想想後果了。
這一次,隨同林業廳的核查小組下來的,都是省委紀委裡被邊緣化的小科員。由此也可以看出,大家都是問路石,紀委的檔次,儼然要比林業廳高出很多了。或者說,這裡也有著省委的意思,現在青龍鄉的稅收,已經佔據了這個中部省份的一半還多。
如此大的利益,也就難怪省委產生覬覦之心了。更何況,青龍鄉那邊也用不了如此多的地稅,擷取一部分用於支援省裡的其他困難地區,豈不更好的說?所以說,化緣這種事情,在國內是禁止不了的,相反的,有時候化緣並不算是一件壞事。
聽說有官員被紀委的人請去喝茶了,整個鄉政府的官員,都有些坐不住的感覺了。現在,如果青龍鄉的鄉長和鄉委書記他們就此低頭的話,事情或許還不會鬧到不可開交的地步。可惜的是,這二位也是屬驢的主………牽著不走打著倒退,他們的脾氣一上來,整個事情就有點往大的方面發展了。
起因很簡單,他們居然把省紀委的人給告到了當地的市政府,聲稱他們的到來並不符合辦事程式,屬於違法辦事,期間更有敲詐勒索的狀況存在,要求市裡對此進行嚴格調查,務必還青龍鄉一個安靜的經濟環境。
紀委那邊的帽子有點大,這邊的帽子也不小,單論力度的話,恐怕還是這邊扣下去的大帽子,更為強悍些。當地的市政府已經被十七處處理過一次,如今看到即將撤鄉並市的青龍鄉官員,居然敢和省委下來的掐架起來,他們又哪裡敢插手這樣的事情?
說不得,就把這件事情轉到了省政府。
要說林業廳和紀委之人聯合下去青龍鄉化緣的事情,省政府自然是收到風聲了。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