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4/4 頁)
是猜破了頭也沒用。
我乾脆甩甩頭不去想。
這些噁心的事情攪得我心驚膽戰,甚至都沒有勇氣在這個時候和他說幾句好話挽回我們搖搖欲墜的感情。
想和他說一聲和好,想告訴他我可以和他並肩前行,不想像現在這樣。。。。。。
可是。
〃水晶之夜〃。
1938年10月28日,1。7萬名猶太人在無預警的情況下在午夜被驅逐出境到波蘭。
1938年11月,黨內策劃了一個反猶太集會,11月9日至10日凌晨,黨衛隊忽然襲擊了德意志境內的猶太人,猶太教堂,猶太商店,猶太人的房屋,窗戶在當晚被打破,破碎的玻璃在月光的照射下如水晶般的閃閃發光,成為該事件名稱的由來,稱為〃水晶之夜〃。
那麼,這個組織顯然是1938年之後才得名,應該並非一個政治團體。。。。。。
我從東區參謀部遞送情報回來,頭昏腦脹地分析著。
我的心臟像被繩子吊在了空中一樣,緊張得要死。
難道是猶太人組織?
最好不要,千萬不要。
我不是猶太人,只要猶太人不反抗,對我來說最好不過。
〃'水晶之夜'。。。。。。〃我喃喃地念著,像喝醉了酒一樣路走得搖搖晃晃。
腦海裡忽然閃過一道光,在波蘭,縱火案那天晚上,恩斯特和那個蘭登格爾家的少爺。。。。。。
以〃水晶之夜〃事件為名與帝國作對──
很。。。。。。諷刺。
我想起恩斯特那種遊戲人生的不羈笑容,忽然開始有些明白。
路過巴黎歌劇院,裡面人聲嘈雜,我心念一動,掏出證件走了進去。
舞臺已經用紅色的大幕布蓋起,劇場的前臺被白色的放映屏佔據,觀眾陸陸續續入場,前排坐著滿當當的帝國軍人。
放映機架起,全場肅靜,柏林送來的黑白跑膠電影千篇一律,都是關於元首和帝國的宣傳片。
觀眾全體起立,向熒幕上的元首致敬。
前排的帝國軍人昂首挺胸地敬著我一直覺得很滑稽的致敬禮,齊聲喊著:
〃德意志帝國萬歲!偉大元首萬歲!〃
震耳欲聾的山呼平息之後,我百無聊賴地隨著觀眾坐下,有人坐在我的後面。
無聊的電影燻得人昏昏欲睡,可是來自後面一道眼光總是若有若無地讓我坐立不安,黑暗中像豹子一樣緊盯著獵物。
充滿著尋釁的味道。
我想著阿德里安在電話裡提到歌劇院的事情,手在暗中扣住了佩槍。
劇場裡響起了小號吹奏的軍歌,我從中努力側耳細細地聽著身後的動靜,過了一會兒,那個人似乎收起了什麼東西,輕輕地起身,往外走去,我不得不趕緊回頭,卻只能看見他一頭燦爛的金髮在這一片漆黑中遮不住的華麗光芒。
我拔出槍。
一隻手從旁捏住了我的手腕,另一隻手攔住了我的腰。
熟悉的戲謔聲音貼上了我的耳朵,昏暗中,曖昧的氣息包圍上來:
〃別這麼衝動,少尉。〃
恩斯特漂亮的黑眼睛在黑暗中閃閃地反著光,他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