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善惡論(第1/2 頁)
在眾人矚目下,那意氣昂揚,氣宇軒昂的齊建走到武大的面前,輕蔑的掃了武大一眼,並沒有直接向武大挑戰,而是向武大邊上的一人發問起來:“久聞荀家學派大名,也通讀過成公子您的大作,建確也佩服成公子您的立論精采,可惜卻犯了令師荀況的同一『毛』病,認定人『性』本惡,所以不懂以德政感化萬民的大道,專以刑法治國,行欺民愚民之政,以公子的才華,竟誤入歧途至此,實在令人惋惜。”
那武大身邊的成公子躺著也中槍,顯是呆了一呆,想不到齊建一上來就如此不客氣,對他提出不留餘地的批評,這讓他急紅了臉,急匆匆的言道:“無規矩不成方圓,家國各有規,不然怕是家國難全。”
武大聞言,搖了搖頭,心道,這位躺著也中槍的成公子真是可惜了,猝不及防之下,就已經被齊建擾『亂』了心路了,怕是要輸啊。
這成公子還真是受到無妄之災了,毫無疑問,這齊公子是最終為了來打擊武大的,之所以沒有直接挑戰,那也是在試探武大的虛實,並透過此事來干擾武大的心境。
果然,齊建笑了笑,朗聲頌道:“為政以德,比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頓了頓又念道:“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以格。”
這幾句乃是孔子的名言,意思是治國之道,必須從道德這根本做起,才可教化群眾,使國泰民安。卻與荀子那略帶有法家觀點的治國之策不同。
那成公子直接被問到了那裡,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齊建見成公子沒有說話,立馬再次言道:“暴秦之法制,可謂之極其健全,可以說是法治的最全面的體驗者,可是二世便亡,由此可見,法治怕是不太正確的吧,人之初,『性』本惡論怕也是不成功的吧。”
武大聞言,心中倒是不禁暗自佩服起這齊公子起來,他這反駁的著力點非常巧妙,透過荀子學派中的法家觀點來進行攻擊,以偷樑換柱,來打擊荀家學派。
這實在出乎了那成公子等人的意料,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又因剛才齊建三敗法家代表,在此言來,其觀點所帶來的氣勢確也顯得更加有力。
還真是個人才啊!
不過,武大可不會坐視不管的,面對潛在的威脅,他一直都只是一個辦法,那就是先下手為強的!
看著那成公子吃力為難的樣子,武大不禁挺著了身子,擊掌朗聲言道:“齊公子雅意,得此妙論,當浮一大白。”說罷,舉起了酒杯,遙敬齊建後一飲而盡。
“你?”成公子異得看向了武大,心中只怕更加委屈了吧。
而,齊建則默默的看著武大,沒有作聲,看來這小子還挺沉得出氣來的啊。
武大微微一笑,站起身來,朗聲繼續說道:“我也非常贊同齊公子的意見,什麼法治不法治的,諸位想一想,人之初,『性』本善啊,可見我們都是善良的人,對我們善良的人來說還需要法治麼?我們大可安心睡覺不要關門,大可不必設立衙門來進行管理,大可以人人放心的行夜路,不會有人犯罪的哦,大家都是善良的嘛,連犯罪都沒有,又要什麼法律呢?更別談啥法治了哦。”
成公子聞言哈哈大小笑起來,知道這是武大在幫他解圍了,立即帶頭起鬨起來,就連田雅也饒有興致的對武大微微一笑。
而這一笑同時也落入了齊建的眼裡,齊建更是生氣萬分,臉一沉,正『色』說道:“人之初,『性』本善,但並不代表長大後就會一直善良下去啊,而是要進行道德教化,才能夠保持他們的善『性』”
武大得意的看著齊建唧唧哇哇的說著,淡淡的說:“世人皆善,又有何能使人墮落了?”
齊建為之氣結,是啊,要是世界上的人出生都是善良的,沒有一個人有邪惡的念頭,那麼又怎麼會有壞人的誕生了?
看著齊建那沉思的樣子,武大不禁得意的舉起一杯酒,故作瀟灑的一飲而盡。
突然,西首的一位同樣白衣峨冠的少年站了出來:“昔日堯舜時代,君主英明,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也沒有犯罪的事情發生,可見人之初是『性』本善的。”
“這是齊建的弟弟齊恰。”那成公子小聲介紹道。
武大微微點頭示意,笑道:“那麼公子認為惡從何起?”
齊恰愣了一愣,他當然不明白,只好轉移話題道:“總之堯舜時代是大善的”
此言一出,眾人一片譁然,是啊,這樣的回答未免有點無賴,有**份了。
武大呵呵一笑:“古之先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