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購地建莊(第1/2 頁)
陳文昭是個富有正義涪敬業為民、愛憎分明的楷模官員。
那武大當然知道該用什麼樣的形象去拜會的。
要是換成繼任的知府程萬里的話,那想必倒是簡單多了。
帶著武松,武大便去求見了陳文昭。
武大的親自上門答謝,倒是讓陳文昭有些出乎意料。
原本,正經科舉出身的他,對武大這種獻寶封爵封官之徒,很看不起,但對武大卻又偏偏不同,因為,武大在清河縣建立的功勳與所受到的屈辱,他是清楚的。
而武大受了委屈之後,不哭不鬧,來到了陽穀縣,一舉又掃滅了西門慶這樣的惡霸,雖然所用的手法,他也沒怎麼看得懂,但西門慶那樣的惡霸死有餘辜。
而且,大郎老店的三種免費吃喝的物件選擇的非常不錯,既崇文尚武,又勸人忠孝節義,這種勸人向善的做法,讓陳文昭十分贊同。
完全可以,武大雖是第一次見陳文昭,而陳文昭也是第一次見到武大,但早已對武大很是熟悉了。
他立即接見了武大。
一見面,兩人自是套話走了一波,旗鼓相當,各有千秋,這就讓陳文昭更覺得有意思了。
畢竟,武大可是文盲出身,而他卻是進士出身,卻在套話方面水平一致,不得不,武大很有些水準。
套話之後,自然便是半真半假的試探之語,兩人彼此相互談了許多,但了最後,武大自是要表明來意,出了想要買地建莊的打算。
陳文昭聞言點零頭,看向武大道:“買地建莊自是不難,只是這在城中住著不是諸多便利,為何又要去構建個莊子呢?”
武大明白,若是這個話題不明白了,那即便買地建了個莊子,也成不了氣候,務必要獲得陳文昭的支援才校
來之前,他已經全都想好了。
武大便就正色而言:“城中雖好,然而武大深受皇恩,知曉崇文尚武之義,如今東平府在相公的主持之下人民和睦,可別的州郡卻是不然,許多人士走投無路,落草為寇,佔山為王者甚多,武大建立這個莊子,就想給這些人一點念想,給他們一些活路與盼頭,不至於鋌而走險!”
要是別人這麼,陳文昭定然不悅,這話得實在是太狂了一些,想要給予走投無路的人一點念想,一些活路與盼頭?
你以為你是誰啊?
便是朝廷也不敢這麼答應。
可武大不同啊,大郎老店的鉅富,陳文昭是早有耳聞了,也知道有不少官吏早已打上大郎老店的主意。
這次要是武大沒有獲得官位,也沒有被封爵的話,只怕就快要被“暴北或者是被“通賊”了。
現在武大用這種手段將財富撒出來,倒也不錯。
至於,武大這麼做會不會是故意的收買人心,聚眾造反?
陳文昭是一點兒也不在意,且不他目前就在東平府坐鎮,有這個自信能壓服一切反賊。
更別,人心若是這麼就好收買的話,那也不會留下知人知面不知心的話語了。
更何況,那些敢於落草為寇的主兒,都是一幫不服教化,忘恩負義的傢伙,想要讓這樣的東西歸心,那簡直比登還難,靠這幫混賬成事,那也只是草寇,不足為懼。
而武大的這番作為倒也可以讓東平府變得更為安寧一些。
與東平府而言,這是個不錯的提議。
陳文昭想了想,便就點頭答應下來:“如此善舉,甚好,男爵若是有什麼需要本府相助的地方儘管開口,設立莊子之事,本府也一力承擔,不僅如此,為了保障男爵的安危,本府還將在貴莊的邊上設立一個巡檢司,駐紮一兩百土兵,也好有個照應。”
陳文昭不愧是個聰慧之人,自信能控制一切意外還不夠,又特意設立一個巡檢司,就近監控武大,如此一來,更是不會有絲毫超脫他控制的局面發生。
睹是老辣至極,並不自負。
不過,這與武大而言,也並沒有實際上的損害,一來他並不打算扯旗造反,這樣的監控反而是讓他可以放心大膽地做事情,打聲望,二來,陳文昭確實是精明能幹,是北宋官員的楷模,可很快就是程萬里來了,到了那個時候,別一個巡檢司了,便就讓整個東平府的兵馬都圍在周圍,也無濟於事的。
陳文昭再多的預招,又有何用?
武大在心中暗暗一笑,表面上自是立即感激起來:“府君如此關照,武大實在汗顏,敢不用命,必將東平府建造得更加興旺。”
陳文昭點零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