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集眾分權(第1/2 頁)
作為一個成功的領導,只要掌握住財政權以及人事權,這兩個大權就可以,其他的一切都不是很重要。
尤其是在封建時代的忠義莊,實際上武大甚至就連財政權都無所謂,因為,全莊的財產實際上也不過算是他的私產,只要掌控住了人事權,一切都不會有問題。
甚至,人事權也不算特別重要,畢竟,他是莊主,他擁有一牽
但,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君,玉麒麟盧俊義的下場,他可是一清二楚的,怎麼也不會將財政權與人事權拱手與人,那樣的話,可就不是省心省力,而是要倒大黴了。
但若是要將一切都抓在手裡的話,那可不是一件好事。
畢竟,若是要事無鉅細都要關注的話,諸葛亮就是下場,基本上算是活活累死,早逝了。
即便是武大,他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而且那樣做也是極為難受的,武大可不願受那樣的罪。
而且忠義莊的未來可不僅僅只是侷限於一個莊而已,今後需要大量的人才,人才不易得,哪裡會出現就出現的,所以,這就要在現在的權力的分配之中,慢慢培養出來了。
一個莊子只有內部實力足夠強大,才可以更好的吸納外來的勢力,要不然,那就會喧賓奪主,反而與大局不利。
因此,武大很開心的教一些瑣碎的權力全都分配了出去,以期望可以培養出更多的人才來為他所用。
但他自己會始終掌控著最終的決定權。
這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對個人還是集體都是極為有效的。
至於什麼學習很多穿越主角一樣,回去搞什麼民主平等啥的,武大是想都不會去想的。
要知道,水滸時代可是在封建時代的黃金時期,民主平等?
呵呵,很多人連書都不會讀,百分之九十多都是文盲,這種情況之下,要他們去參加什麼自由民主嗎?
那簡直就是在開玩笑罷了。
封建、集權,這是兩大法寶!
有道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水滸時代最適合的依舊還是封建主義而已。
武大是絕對不會超越時代的去推行什麼議會制度啊,選票制度之類的。
做一個相對開明的封建領主就已經很是不錯。
武大可不會做出這樣授人權柄的事情。
那絕對是吃力不討好的。
但在保證自己大權獨攬的同時,他也願意分散出一些權力,只要事態可控,他甚至可以讓更多人獲得更多的權力。
集眾!
集合眾饒思維以及智慧來思考問題,來進行發展,那樣就可以做到更加全面。
這一點一直是武大一直推崇的做法,從一開始尚武精神的推廣,到現在用高官厚祿來利誘眾人讀書,也是一樣。
讀書使人明智,武大希望眾人可以發揮他們各自的所長。
那就必須要透過讀書來提升思維與修養。
不過這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但是,武大又與別人不同,既然是封建的話,那就將權力侷限在少數饒手中就行了。
他會經常開大會,是的,只要是與全體利益有關的大會,他是一定會召開的,而且還是全體大會,讓每一個部下都參加進來,只不過眾人都只是聽聽而已,並不會給予他們更多的反駁權力。
大會所要做的只是告知與聽從而已。
與封建時代許多君主與官員所推行的愚民不同,武大所做的是開啟民智。
而且,他相信與其讓部下與百姓們並不知道事態的發展與大事的利弊而去做事的話,反而是一件效率很低下的做法。
因為只有讓百姓也讓屬下明白了自己想要做些什麼,什麼事情是對的,那麼大家做起這些事情來,才會更加有目標,有方向。
效率將會得到極大的提高。
這樣的做法,將會貫穿武大的一生,這對整個忠義莊,甚至對整個民族的發展都是極有幫助的。
武大一定會始終這麼做的。
去了後院就聽得悅耳的音樂不斷的響起,毫無疑問是李師師正在彈琴。
真是悅耳動人,讓人心曠神怡,這讓武大也不禁心中一動,長嘆一聲,對李師師也更加的愛憐起來。
這個花魁為了不武大,可真的是受了不少的罪。
讓一個原先受人追捧的花魁,忽然要隱姓埋名的低調生活,如此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一般人是無法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