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厲害了,宋徽宗(四)(第1/2 頁)
不說种師道,其他的將領們現在是全都懵逼了,心中肯定是一片MMP,如果他們有這種認識的話。
大家千里迢迢來打仗,當然是為了建功立業的,這收復燕雲十六州是多少大宋武人所夢寐以求的事情,而今前來,不論是什麼出身,不論能不能打,總之大家的心氣是很高的。
可現在上策是什麼,得民心!
這話確實不錯,誰不知道得民心的重要性,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嘛,這都是說爛的話了。
可現在是什麼?是打仗,是戰爭,是稍有不慎便就會流血掉腦袋的戰爭!
戰爭可不是請客吃飯,要考慮到民心,大不了就做到王師過境,秋毫無犯就是了。
怎麼可以不得枉開邊釁,遇見遼兵還不能主動出擊,只可以招撫呢?
這是什麼?只有對方先進攻了,才能還手?
這豈不是失去了先手,必將陷於被動啊!
到時候,所損失的可都是人命,甚至說不定是要付出整個小隊犧牲的代價的。
還萬不可對燕地百姓行冒犯騷擾之事以傷天和,以傷天和?
神特麼以傷天和!
而且,這個命令一下達,所帶來的後果可就不僅僅只是失去先機,會死一些將士這麼簡單的事情了。
到時候所失去的將會是大軍士氣,夫戰勇氣也,一但士氣被奪,那失去的將會是生命,失去的會是勝利,失去的會是大家的榮華富貴與身家性命!
陛下,您這上中下三策略的錦囊妙計寫的是很黑很亮,字跡漂亮,所想的也很崇高理想。
可是為何您怎麼就沒想到過軍心,想到過大家的命呢?
一時之間,鴉雀無聲,安靜極了,就連童貫的呼吸聲似乎都顯得那麼清楚,那麼響亮。
氣氛很尷尬,只要是稍微有點常識的,此刻都灰頭土臉,十分喪氣。
幾乎所有人建功立業的雄心都蕩然無存了,如果還能僥倖活著的話,只怕才是現在的共識。
好一個宋徽宗,好一個童貫,輕鬆地用三個錦囊妙計熄滅了所有人的雄心壯志。
戰爭可不是請客吃飯,更不是胡鬧遊戲,現今如此,諸位宿將們也沒有了辦法,只能夠寄託希望在遼國的內亂真的是嚴重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了。
這仗啊,實在是沒有辦法打下去了。
偏偏童貫見到如此沉默的樣子,心中不以為擾,反而有些自鳴得意。
這些丘八,交橫跋扈,這下總算是服帖了吧,就連種師道那老匹夫也是一副乖乖聽話的樣子,哼哼,這王爵,咱童貫大王是要定了!
宋軍的軍事會議,保密性還是可以的,只是童貫嚴令全軍不得向遼人啟釁動武這樣重大而奇特的舉動,頓時引起了眾軍的譁然,這下不單單是雲集在雄關的二十萬宋軍,就連周邊的百姓,甚至是遼兵的斥候與奸細們也全都聽到了。
負責防禦燕雲十六州的遼軍守將們得到了這些訊息之後,無不目瞪口呆,不僅將那些奸細斥候們狠狠地罵了一通,又派出了各種的奸細與斥候。
畢竟,宋軍的這種對策實在是太匪夷所思的,讓人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而相對於遼軍的莫名其妙,童貫倒是顯得非常成竹於胸,淡定無比。
他一邊催促著各路人馬準備進兵,一邊又派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使者前去招降。
而這些招降的信件,無論是耶律延禧還是遼軍的守將,全都看也不看,直接撕得粉碎,理也不理。
至於,前在燕雲十六州鎮守的不是別人,正是後世有著大名的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此人在後世的歷史上可也是鼎鼎有名的存在,此人在金國滅了遼國之後,帶著一隻偏師西進,延續了遼朝的國祚,建立西遼帝國,並打敗中亞強國塞爾柱帝國聯軍,也可謂是一代開創之主了。
此人來負責防禦燕雲十六州還是相當有本事的。
而一個國家的實力如何,正是將領的膽氣之所在。
如今遼國內亂紛擾,又連線著遭遇了不少的失敗,無論是民心還是軍心早已動盪不安,便是這燕雲十六州也是如此。
作為防禦此地的耶律大石也是憂心忡忡,雖然他自命不凡,可面對著如此的局勢,實在是心中惶恐,畢竟,這次宋軍傾巢而來,主帥童貫在平定西夏的戰略上也是有頭有臉的,更為重要的是大宋名揚千里的西軍統帥种師道也在前線。
這就讓耶律大石更是夜不能寐,勉強才能維持著燕雲十六州的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