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厲害了,武大郎(三)(第1/2 頁)
風在耳邊呼嘯,戰馬在奔騰嘶吼,忠實果敢的戰友在身邊揮舞戰刀,狂奔,狂奔,向著心中的執念,向著不屈的信念而奔,向著契丹的榮耀而奔,向著那所有的一切一切而奔!
就算是死,也要觸碰到那忠義莊的大旗啊!
契丹男兒,就算是死,也要殺死更多的敵人啊!
忠義莊!
我,耶律大石來也!
駿馬高速奔騰,眼前的視線似乎也隨著逐漸模糊起來,耶律大石只覺得渾身興奮,每個毛孔都舒展開來,一種使命感油然而生,讓耶律大石只覺得沒有白來過這一遭。
一定,一定要用自己的鮮血與生命來喚醒更多的契丹人,殺死更多忠義莊的狂徒,要打破忠義莊不可戰勝的神話!
“勇士們,就讓我們的鮮血來澆灌這片土地,讓那些忠義莊的惡徒,死在我們的刀下,殺啊!”耶律大石舉起了戰刀,發出了泣血的嘶吼。
“哦!”一片野獸般的回應。
跟隨著耶律大石疾衝的都是懶得學習的傢伙,這些人大都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什麼澆灌不澆灌,他們根本不在乎,在乎的就是如今是走投無路了,跟著耶律大石衝一波,未嘗不能獲勝。
畢竟,這忠義莊的隊伍人數太少,八九百人,殺一個少一個,此次,耶律大石衝在最前,也許是能獲勝的吧!
眾人並沒有耶律大石的使命感,也沒有他的那麼多感悟,但這並不妨礙他們跟著耶律大石急衝,沒辦法,誰讓他們一直不肯學習,現在真的是走投無路了。
也不是說沒有忠勇之士,可是戰陣之中越是勇敢就越先死,若是常打勝仗,國勢蒸蒸日上的話,那損失可以很快彌補,越來越多的忠勇之士兵可以源源不斷的補充,那就形成一個良性迴圈。
可是現在遼國連戰連敗,國內也陷於大型的叛亂之中。
再加上遼國被忠義莊打的是人人害怕,因此,遼軍計程車氣大幅降低,尤其是在面對忠義莊的時候更是如此。
人的名樹的影,許多遼軍一聽到忠義莊的名號,見到忠義莊的戰旗,就早已瑟瑟發抖,別說對沖了,就連對戰都極為勉強了,率先在士氣上就已經低上一等了,還談什麼血戰與廝殺。
這些遼軍之中,忠勇之士稀少,所以,打順風戰容易,打逆風戰艱難,而現在面對忠義莊的時候更是如此。
這些衝鋒的人中,最多也就是有些好勇鬥狠之人,這些人往往有小勇而無大義,自然是不敢跟著耶律大石一起向著忠義莊衝突的,要知道,那可是百戰百勝的忠義莊啊,就這麼衝上去,那豈不是找死?
因此,這些軍中比較強悍之人,反而不願意衝上去,哪怕他們不懂得漢語,也不願意自尋死路,在他們看來,哪怕是被砍掉兩個大腳趾,只要能活著,那他們就無所謂,畢竟好死不過賴活著嘛。
所以,跟著耶律大石一起衝鋒的,大多是一些頭腦簡單的小垃圾們。
蕭幹也緊隨其後,他雖然不是契丹人,是奚人,但是在遼國他的發展很不錯,也算是很受重用的,因此,在這樣的形勢之下,他不得不衝。
畢竟,這一戰,他是副帥,作為耶律大石的副手,他也算是走投無路的,不衝,等著他的肯定不會有什麼好下場的。
恨啊,他好恨啊,早知道剛才就見好就收了,非要追殺這麼遠幹什麼。
這下可好,遇到了忠義莊這幫殺才了,這下真的是死定了。
衝鋒,衝鋒,耶律大石,蕭幹率領的衝陣之人不下於三千騎,後面還有數千人這是在後面等著做牆頭草,若是能夠擊敗忠義莊的話,三千人已經足夠,若是三千人都搞不定,那當然再多幾千人也不夠用的。
當然,更多的人選擇了逃走,趁著能逃,當然是要先逃了,不然等著被滅啊,他們是野蠻,是蠢笨,可是並不傻。
駿馬奔騰,耶律大石從來沒有感覺這麼好過。
他的衝鋒,駿馬的起伏,他的戰刀,在這樣的衝鋒過程之中,似乎上升到了一種難以名述的玄妙,這是從來沒有過的感覺,這是從來沒有過的舒爽。
這一次的感覺相當好啊,一定能夠報仇雪恨的。
耶律大石只覺得滿腔熱血沸騰,此刻,他已經不再將觸碰到“替天行道”的大旗為目標了,而是一心堅定地向著“替天行道”的大旗而衝,而殺。
這一次,一定要砍倒忠義莊的大旗,最好還要砍殺那武大郎!
天殺的武大郎!
要不是他的到來,這本該是一場大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