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天賜良機(第1/2 頁)
八都人馬集結完畢,一個個昂首挺胸,臉上滿是昂揚與激動。
不足九百人很快就要去挑戰出兵百萬御駕親征的遼主了,這可是一個大場面。
所有忠義莊的好漢們無不為此而熱血沸騰。
無論結果如何,這已經是一段傳奇。
而且,他們堅信,他們的莊主,神奇武大郎,將會帶領他們從這段傳奇邁步向另外一段傳奇。
那就是擊敗御駕親征的遼主!
八百對八十萬!
勝!
這必將會銘記於青史。
史詩級傳奇!
忠義莊上下所有人都很振奮,為能夠有機會參與到這樣的一次大場面而振奮,為了能夠洗刷祖輩父輩的悲屈而激動,為能夠名垂青史而動容!
頭掉不過碗大一個疤,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對於死亡,忠義莊的好漢們原本就不是特別在乎,他們所在乎的那就是不能白白的去死,毫無價值的去死。
而如今,武大給予了他們價值,往昔的那些日子以來的鐵血與尚武精神的培育到了這個時候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忠義莊上下八都人馬,八百多人沒有任何一個人退縮,哪怕他們將會面臨多上千倍的敵軍。
但他們毫不在乎,不就是一騎當千嘛,他們做到過!
不需要任何的準備與動員,八都人馬很快匯聚在了一起。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樣的戰爭明訓擺在武大他們這裡根本就不是個事兒,人人都攜帶上了武大特色美食,不但美味而且營養價值極高,再加上武大的翠心木鏈,根本就不需要擔心糧草與後勤補給的問題。
而武大這邊不必在乎,但遼軍那邊可完全不是這樣。
雖然對於遼軍而言,這一次戰爭也算是在國內進行,是內部的戰爭,糧道什麼的,再安全不過了。
可是這麼多大軍的集結與整合,還有大軍的糧草供應與準備什麼的,所需要的可不是一個小數字,更加不是一件小事情。
更別說現在的遼國也已經與之前的遼國不一樣了,其中矛盾重重,說是百萬大軍,遼天祚帝御駕親征,實際上出動的人馬也就是十萬人不到,但其中的精銳還是很很多的。
這也是遼天祚帝的一次立威行動,在他看來,這一戰實在是再簡單不過了,完全是大軍所過,諸醜剪除。
區區遼南拿下之後,他的威望定然可以進一步提升,來壓制住國內的那些反對聲音。
如今的遼國可也是內憂外患的,極需一場重大的勝利。
為此,耶律延禧來了,他所為的也是自身的安全。
對此,武大是再熟悉不過的了,而且,他更加明白,這一次,遼主御駕親征內部更是不穩,耶律章奴將會趁機在上京叛亂,這御駕親征的耶律延禧必然是要倉皇而歸的。
忠義莊八百將,勢必大勝!
戰略上的藐視讓武大極為自信,而戰術上他也並沒有就此而忽略了遼主的人馬。
雖然說忠義莊上下不但人人擁有著武裝到牙齒一般的武器裝備,說是八百人,但實際上都已經算是這個時代上最為英勇的八百大將了。
而且,還有從玄真商城購買而來的特殊軍旗,具備各種光環特效,人人在大郎特色美色的滋潤下,也早就從內而外的得到了強大的提升。
以這樣完全可以說是超越了時代,超越了自然的力量去突擊遼主,那絕對是可以直接打穿的。
但武大並沒有就此而自以為是,更沒有直接平A過去就行了。
而是做出了針對性的佈置,那就是兵馬出城之後,武大立即整合隊伍,將原本安排的戰鬥序列全部取消,而是聚集到了一起。
之所以在城中那樣的安排,所為的也是麻痺遼國。
雖說復州這邊,由於武大的政策得力,很得民心,普通人對武大都非常的支援,但是保不定其中也有遼國的探子,武大在城中的安排與佈置自然就是給這些探子們看的。
而出了復州之後,自然就要拿出真實的戰略佈置了。
他將三支純騎兵編隊,人人都是三匹汗血寶馬的騎兵部隊集結了起來。
這分別是林沖的踏白都,扈成的飛虎都以及李應的撲天都。
令林沖節制扈成與李應,三個都的人馬前去侵襲遼軍西翼,燒掉遼軍的輜重隊,端掉對方的糧道。
其餘五個都的人馬則聚集在一起,等待著遼軍的混亂。
只要遼軍的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