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去汴梁(第1/2 頁)
“此番進京,我只是一人前往即可,諸位留守遼南,以林沖為主將,繼續發展,若是有什麼人想要過來搗亂,你們也是知道這裡無法無天的遼人,與野獸一般的金人也是遍地都有的!”武大郎的安排很簡單。
他可是有系統的男人,如何會怕去那汴京,可要是帶上一些伴當的話,到時候指不定還要連累到對方,反而不美。
於是,便就一個人去最為便利。
而以林沖為主將發展遼南,也是最好之策,公孫勝正在負責科學研究,焦挺等人雖然是更早追隨自己的,但能力上確實還是不如林沖,有林沖在此,定然是安然無憂。
而為什麼不用武松為主將,這倒也簡單。
武松是自家的弟弟,忠心耿耿,而且身份特殊,即便武大不說,那也是會有相當之多的好漢團結在武松的周圍,倒也算是無冕之王。
固然,武大十分信任林沖,但有武松這個無冕之王在,那自然是可以更好地保證遼南的安寧,這遠比直接叫武松為主將更為妥當。
對於這個安排,林沖自然是率先出來推辭,不過,武大當然不願,徑直要林沖接受了任命。
而還有一大批人,什麼扈三娘啊,扈小妹啊,哪怕是李逵都想要跟著武大一起去汴京,對於這樣的要求,武大也全都拒絕了。
汴京那裡當然不是什麼好地方,那高俅與蔡京也自然是包藏禍心的,此番過去,武大是說的輕鬆,但要真的做起來,給普通人而言,那必然是十死無生,即便給這些好漢那也是凶多吉少的。
因此,武大自然是不能帶上任何一個好漢,他可不願自己好不容易網羅來的這些好漢,就白白的犧牲在了汴京,有他自己一個人反而容易成事,系統的力量可不是等閒。
不過,眾人踴躍,無不想要跟隨武大,這讓武大不得不下了死命令,這才終止了眾人的不斷請願。
於情於理,他隻身上任的話,確實是有些不妥的,但誰讓武大的拳頭最大了,自然是他說什麼就是什麼的,而且最為關鍵的還是,武大不願意這些好不容易招攬來的好漢平白的將性命丟在了汴梁城中。
因為,他明白這一次前往汴京,那可不是什麼好差事,多半就是那高俅與蔡京的困龍之策。
所以,他自然是準備在時機成熟的時候,要在汴梁城好好地給高俅與蔡京一個深刻的回憶,甚至給宋徽宗來個印象深刻的大事起來的。
這已是註定的事情,武大早就有所覺悟,自然是不願意讓別人跟隨著他一起前去冒險的。
不怕犧牲,只怕沒有價值的犧牲。
那樣的話,才是真正的可嘆可惜。
武大心意已決,不管是什麼人來勸說,一概不聽,而且徑直下了死命令,這讓所有人都無可奈何了。
誰讓武大就是大家的天了。
說是要沐浴齋戒三天,那也自然是武大進一步進行遼南發展的計劃區分,以往他在的時候自然是由他一手掌控的,而如今要前往汴梁了,自然是要很多的事情要去安排的。
雖然遼南早在武大之前的安排之中,有了相應的秩序,並不會因為武大的離開,而中斷了遼南的發展大略,但是畢竟,現在形勢有點不一樣了,遼南的地盤與人口正在不斷的擴大,而且還是十分迅猛的擴大。
這林子大了,什麼鳥兒都有。
那地盤大了,人多了,自然也就不免會使得情況越發的複雜了起來,之前所確定的秩序不免又要開始針對新情況而進行相應的調整。
這便是為什麼武大要用三天的時間來進行調整了。
反正,這一次前去汴京的時間不會很長,短則一兩個月,長則也就不過四五個月而已。
武大可不願意白白的浪費自己的青春與時光,他等得起,可是華夏民族可等不住的。
絲毫的時間拖延,便就是罪過了,又怎能等待許久了。
到了第四天,武大起身,直赴汴梁,諸將一直送到了青州才這回反,如此得人心的樣子,讓高俅的親信們無不膽怯。
心中也就越發的想要除掉武大郎了。
武大卻是毫不在意,隻身一人,向著汴梁城而去。
汴梁城又叫做開封,而這開封之名源於春秋時期,因鄭國莊公選此地修築儲糧倉城,取“啟拓封疆”之意,定名“啟封”,也就是開封。
而在北宋時期,開封(史稱東京)為宋朝國都長達168年,歷經九代帝王。
東京城周闊30餘公里,由外城、內城、皇城三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