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陳萱的教育方式(第2/2 頁)
,溜達著去東安市場那裡的戲園子聽戲。
陳萱心細,總有些不放心這一老一,跟著去過一回才知道。因為祖孫倆算是熟客,每戲園子裡都有夥計給留著前排視野好的位子,這祖孫倆一去,人傢伙計上前趕著招呼,虛扶著老太太,殷勤的把人帶過去,嘴裡還著,“一早兒就給您和姐留著座兒哪。老太太、姐這邊兒請。”
魏老太太牽著丫頭的手過去坐了,給幾個銅子兒的費,夥計道過謝,一會兒就給送壺熱水過來。丫頭有模有樣的坐魏老太太旁邊兒,倆人時不時還要唧唧咕咕的話,渴了就喝水,餓了吃點心,待看半日的戲,中午就到戲園子附近的攤兒吃飯,有時吃餛飩、有時吃麵條兒、喝麵茶、杏仁茶等,都是倆人商量著來。吃餛飩、麵條兒的時候,丫頭還會有模有樣的跟人傢伙計一聲,“二哥,我『奶』『奶』牙口兒不好,給我們多煮煮,煮的軟爛些。”把人家逗的不成。魏家在王府井的鋪子本就離東安市場近,這一祖一孫在那一塊兒竟還有名氣。
待中午吃過午飯,倆人下午繼續看戲,一直到傍晚回家。
除此之外,倆人就是『操』心家裡事。尤其是魏年這新宅子,丫頭跟她爸要霖址,帶著她『奶』『奶』、她大姑都去瞧過了,連帶著她跟她『奶』『奶』、她大姑的房間,她都給分派好了。在丫頭的催促下,魏老太太連包袱都收拾好了。魏老太太還跟魏年啦,“我就過去瞅瞅,住不了兩,不用特意收拾,我就住一樓那個朝陽帶茅房的那個屋兒就校”
魏年笑,“我就把那間給媽你收拾出來。”糾正他娘,“媽,那不叫茅房,叫衛生間。”
“要這洋式兒的東西就是事兒多,茅房不叫茅房,還改叫衛生間了。”魏老太太還跟大兒子,“我先把東西搬到你弟弟那裡去,這屋子就好騰出來了。等你那院兒收拾出來,這屋兒裡的老傢俱都給我拉過去,這都是實木的老傢俱了。”
魏時也應了。
魏年都跟陳萱,“咱丫頭還真能幹。”
“她把一家子的心都『操』完了。”陳萱笑,“當初老太太這頭自愛『操』心,真沒錯。”還問魏年,“大姑姐時候也這樣嗎?”陳萱是認定丫頭像大姑姐了。
魏年道,“大姐哪兒有咱丫頭的機伶,咱丫頭是為一家子『操』心,大姐就一摳兒,都是為她自己個兒。”
陳萱想想閨女,也好笑,同魏年,“大姑姐待咱丫頭可不摳兒,昨兒又給她買炸麻花吃了。”
“吃就吃唄,咱們那新屋,丫頭還特意幫大姑留房間哪。”魏年看閨女是怎麼看怎麼好,陳萱則會潛移默化的增加一些丫頭對於書本文化的認知。這次搬新家,陳萱最心儀的就是魏年幫她收拾出來的大書房,陳萱整理書房就帶上丫頭,跟她講,書要怎麼分類,怎麼放,家裡有多少書,書有什麼用。還告訴丫頭,以後想賺大錢,現在就要開始學習了。
丫頭這個年紀,處於最好奇最愛攙和大人事的年紀,媽媽要她幫著整理書房,丫頭深覺受到媽媽的倚重,乾的特別帶勁兒。當然,免不了一些孩子累了沒耐心,陳萱也不急,今累了就明再做,但每都會帶著丫頭做一些。
所以,搬家雖搬的快,書房反是最後才整理好的。因著這整理書房的事,魏老太太還有所不滿,怕累著她的丫頭,認為陳萱這當孃的也忒會使喚孩子了。陳萱也不惱,依舊每帶著丫頭慢慢收拾,待書房收拾好,丫頭果然得意的了不得,又開始到處顯擺她家書房了。陳萱不會簡單的告訴丫頭做事要持之以恆的道理,但是一件事,只要丫頭開始做,陳萱就要求她做完。慢一些沒關係,中間累了想休息也沒關係,但一定要記得自己的初衷,要有始有終。
做的比的多,這也算是陳萱特有的教育方式了。
作者有話要: ps:第二更到,大家晚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