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李氏的手段(第2/3 頁)
待過來員唁的文化界朋友,就是秦家,也讓秦殊多準備了一個花圈,是以秦家名義送過來的。魏年跟秦司長話,電話裡都是一口一個秦叔叔,親熱的不得了,並且答應秦司長勸一勸秦殊出國留學的事。
魏年也願意秦殊出國,魏年是這樣想的,陳萱今年就能把高三的課程學完了,年底是老太爺的週年祭,週年祭後,明年魏年就打算和陳萱一起,對了,還要帶上魏銀,一起考一考國外的大學。若是能考上好大學,魏年打算就帶著陳萱魏年還有丫頭一起出國,要是他娘願意出國看看,也把老孃帶去。反正魏年自認這幾年頗攢了些身家,不至於養不起妻兒老孃。
所以,魏年想秦殊乾脆先出國,一則可以趟一趟出國讀書的路子,攢些經驗給魏年學習。二則秦殊到了國外還可以就近接單,給花邊兒廠做,少了洋行剝一層皮,自然利潤更高。
基於這兩點考慮,魏年簡直是與秦司長不謀而合。
就是秦司長,雖則只與魏年有過一面之緣,可如今通起電話,對魏年的印象竟是大好,深覺魏年是個不錯的青年。認為他閨女在北京能如此長進,果然是交到了不錯的朋友。
魏年把這兩點原因跟陳萱了,讓陳萱勸一勸秦殊,當然,魏年的比較委屈,魏年的意思,“我原是計劃著今年考大學,可自從去歲爸爸過逝,老太太身體不好,家裡也『亂』糟糟的,今年有爸爸的週年祭,咱們怎麼也要過了週年祭再走的。秦姑娘先過去也沒什麼不好,以後都在國外,咱們還能一起做事業。”
陳萱是極願意人多念些書的,想想阿年哥的話是極有道理的。陳萱魏銀都勸秦殊可以先出國留學,秦殊也就應了。秦殊又開始選大學等一通的忙碌,待到選好大學,拿到北京大學雙學位的畢業證書,秦殊就打包行禮準備回上海了。她要自上海啟程,原本秦殊是準備去英國唸書,不過秦司長建議她去美國。關於留學的地方,陳萱也不大懂這個,她特意打電話問了容先生和聞夫人,兩饒建議都是美國。秦殊也在學校請教過老師,最後定的是美國的大學。
秦殊這次回家,就會從上海港坐遊輪直接去美國,不會再回北京了。相處這幾年,彼此間情分與親人也相差無幾,就是魏老太太魏金聽秦殊要出國,也準備了禮物給她帶著。魏老太太送給秦殊的東西頗是接地氣,給了秦殊一塊兒灶心土。魏老太太,“這是咱們老宅搬家時,我讓大妹在灶心敲下來的。這個你帶著,出門容易水不服。要是覺著身上不好,就掰下一塊兒來煮碗水喝,就好了。”
不得不,魏老太太當真有先見之明,待年根底下,秦殊自國外寄來的信上起此事時,都覺不可思議。秦殊向來認為自己壯如牛犢,鮮少生病,可在輪船上,她不知怎麼回事,渾身乏力,吃不下睡不香的,吃了醫生開的『藥』也不抵用。最後船上有位老中醫給她把把脈,是要有家裡的灶心土,喝上一碗灶心土煮的水就能好。要按秦殊以往,她雖不是那等嬌慣人,也不能喝土煮出來的水啊。興許是病的實在難受,秦殊就掰下一塊兒,喝了一碗灶心土煮的水,她還是等澄澈下來才喝的。可就這一碗水,第二就覺著好多了。秦殊喝了三,病就好了。
為此,秦殊在信上簡直是把魏老太太大大的吹捧了一番。
要擱往時,魏老太太若知此事,定要得意非常。眼下魏老太太卻是沒這個心了,魏老太太自從住魏年這裡的洋房後,她就此在這兒安了家,跟丫頭住一屋兒,祖孫倆特別的透脾氣,每介歡歡喜喜的過日子。這人老了,是不管事不管事,其實愛『操』心。魏老太太更是這種『性』子,她住在二兒子這裡,每管著二兒子家裡的一攤事。本來就是啊,魏年陳萱都是早上吃過飯就出門,傍晚才回來。家裡的事,可不就得是魏老太太管麼。除了二兒子這裡,魏老太太也挺關心大兒子家的事,這閒來無事,帶著丫頭上午看了梅蘭芳的專場,下午唱的是譚富英的《定軍山》,到傍晚,魏老太太就帶著丫頭到大兒子家去了。結果這一去,魏老太太險沒氣死。李氏正在張羅晚飯,可這晚飯吃的叫什麼,白麵都沒有,玉米麵抖抖面口袋,也只有半升了。魏老太太目瞪口呆,問李氏,“你們這是過得什麼日子?”
這一問才知道,老太爺分給兩房的錢,李氏收著的那一份兒,早叫魏時討了去。魏時非但把那錢花的精光,連李氏隔嫁的金簪金戒子金耳環都騙出去再沒見影兒。魏老太太問,“那錢呢?”
李氏搖頭,“不知道。”
魏老太太瞧著那半升玉米麵就覺著不痛快,問李氏,“你們晚上吃這個,明兒早吃啥?”
李氏也不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