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出路(第1/2 頁)
魏老太太有時覺著, 大概她們老魏家的風水當真是極好的, 不然, 就陳萱這村姑一進門, 也這麼一日三變, 變得既水靈又會哄人。看她二兒子那被哄的, 笑得跟朵花似的。想到當初讓魏年成親時,魏年那叫一個死活不樂意,為此,還挨一頓揍。魏老太太就覺著,這男人吶, 真就一個賤樣。嘴上說不要不要的, 這才進門兒幾天, 就成天叫人哄的見牙不見眼, 就是魏老太太這做親孃的, 也覺著二兒子這德行叫人瞧不上。
魏老太太看著二兒子喜笑顏開的往鋪子裡去了, 心下大搖其頭,如今這快中秋了, 家裡事多,魏老太太也沒心去戲園子聽戲, 就在家裡指揮著閨女兒媳準備過中秋的東西:一則中秋是大節,親戚掌櫃夥計的,都得有這麼一道。二則自家也得過節吶。
李氏陳萱把夥計們的棉衣棉鞋做好了, 一件件的放到魏老太太屋裡來, 魏老太太數過數目, 一一看過,心下滿意,吩咐陳萱拿個靛藍的包袱皮包上,然後,就絮叨起親戚間的中秋禮來。
說來,魏老太爺原是過繼給族中大伯做的兒子,如今上頭早沒人了,也沒甚親戚。除了趙家姻親,就是幾家同鄉,也多是做商賈買賣的。這過中秋,自然要有節禮走動。
魏老太太說著,魏銀一家家的列出單子,節下走動是乾果、點心、肘子、鮮魚,這四樣。
魏銀算出數目,魏老太太點頭記下。
這些事,與陳萱關係不大,不過,陳萱自從去吃了西餐,開闊了眼界,心裡就明白一個理,不能總似以往那般悶頭死幹活,做人做事都得多留心才行。於是,這些哪怕同她不相干的事,她也悄悄走個心,想著原來走禮是要這樣走的。有幹有鮮,且要雙數。
陳萱自以為長了回見識,結果,她這點小見識,很快叫魏年給重新整理了一回。
魏年是負責家裡節下采買的,魏年買了許多罐頭回來,這東西,陳萱是頭一回見,整整齊齊的碼在西配間,足有二三十個的模樣,亮澄澄的玻璃罐,鐵皮蓋,玻璃罐裡能看到色澤金黃或雪白果肉的果子,那果子是什麼,陳萱卻是不認得的。她悄悄的看過標籤,見上面標著,一樣是枇杷罐頭,一樣是荔枝頭。
這兩樣東西,若擱以前,陳萱是斷不能知道的。可她如今是念過四本半書的人了,尤其那荔枝,陳萱背過那首杜牧名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便是說的這種極貴的果子。枇杷雖無荔枝這樣金貴,陳萱也讀過“枇杷壓枝杏子肥”,可見這東西與杏兒是一個節氣的水果。
以前雖沒見過,可她認了字,念過書,如今見著,就覺著,縱是東西新奇些,她也曉得這兩樣東西的來歷,然後,就,心裡怪有底的。
陳萱瞧一回,心裡雖知道,也沒說話。
魏老太太直咂舌,問魏年,“如何買這般金貴物?”
“現在都流行送罐頭,比干果點心顯著有檔次。”魏年道,“我多買了些,大過年的,媽你也嚐嚐。”
魏老太太忙忙擺手,“我可不吃這個,我聽說,這東西可貴了。”
“貴才叫媽你吃哪,辛苦這大半年,吃口罐頭還嫌貴啦。”魏年很會哄老太太,魏老太太聽了兒子這話,笑彎了眼,仍是道,“那這也不當是咱們這樣人家吃的東西,留著送禮吧。”
魏年道,“這些送禮儘夠的。”
“那也先送禮,自家人以後再說。”魏老太太堅持,魏年也就沒再說什麼。
過中秋節,男人們鋪子裡、親戚間的走動一二,聽魏年說,還是管著王府井的衙門,現在不叫衙門了,叫治安所,也得表示一二。女人則在家裡準備過節的吃食,雞魚肘肉,如今天兒冷了,提前燒出來並不會壞,所以,許多大菜就得提前料理。這些都是李氏和陳萱的差事,魏銀在一畔打打下手,魏老太太帶著雲姐兒嘗火侯。一般這個時候,李氏或陳萱都會提前在小灶上放上蒸鍋,熱幾個饅頭,待魚啊肉的好了,就先盛出一小碗,給老太太和雲姐兒嘗一嘗,看火侯可到了。
魏老太太依舊將肉菜看得牢,陳萱李氏都不是會偷吃的性子,不過,中秋是節下,做菜多是肉菜,魏老太太再怎麼捨不得,也不能大節下的讓倆兒媳婦吃鹹菜。
待趙大姑爺過來送節禮,魏老太太笑,“你來得正是時候,家裡剛燉的肥雞,還有你岳父的好酒,中午正好吃兩盅。”
趙大姑爺笑,“要是別時,一準兒陪老太太您多吃兩盅,如今這節下事多,鋪子裡我爸還等我回話哪,要是晚了,又得罵我,我得先回了。”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