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新年禮(第1/2 頁)
按理, 還沒分家,魏年不該置私產。這倒不是魏家家規, 魏家又不是大戶人家,也沒這些講究。而是時下人大都如此, 父母在, 都是一處過日子。
這是習俗。
習俗對於魏年從來不是約束,不過, 他私房買的宅子, 是不能跟家裡說,不然, 叫老太爺老太太知道,那必是要給他沒收的。魏年早同陳萱商量過,用陳萱的名兒買的。倆人回家, 魏年也只同家裡說是租了處院子,給陳萱明年種草莓。
魏老太太問租的哪兒的院子, 租金多少,魏年別看置了私房, 租金什麼的, 他並不賺家裡的錢, 還說了個比市面兒低的價兒。魏老太太點頭,“房租倒是不貴,阜成門那塊兒, 也是內城地界兒, 現在房租漲的厲害。就是這種草莓, 如今倒沒啥,還沒種哪。以後草莓種上,那邊兒可得有個人看著才成。”
“我也正想這事兒,就是那宅子,咱們既租下了,也得有人看著才好。”這事兒魏年就不跟老太太說了,而是跟老太爺商量,“爸,咱們老家可有什麼親戚,老實些就成,給看看宅子。草莓熟的時候,我帶媳婦過去住一個月。別的時候,也得有個人住著。一是給照管宅子,二是宅子裡有個人,咱們也放心。”
魏老太爺家裡真是沒什麼親近的親戚了,魏老太爺自己是過繼給的族中大伯,他自己原本的家裡,出息可靠的都叫魏老太爺拉幫出來了,看宅子這個活兒吧,給的錢不會太多,偏生還要在宅子裡種那金貴的草莓,所以,人笨些沒什麼,要緊的是可靠。魏老太爺尋思半晌,倒是想到一個人,問李氏,“你孃家三舅爺,老王頭兒,如今怎麼樣了?”
李氏柔聲道,“去年我大舅過來,說三舅爺跟著大舅家過,身子骨兒倒是硬郎。”
李氏自小在舅家長大,同舅家很親近,就是李氏的親事,也是舅家給定的。李氏性情柔順,一聽老太爺的話,就是想三舅爺來京給看宅子的。李氏心下也是願意的,三舅爺命苦,娶了兩房媳婦都是先三舅爺而去,膝下也無兒女,現在跟著大舅過日子,算是跟著侄子過。李氏舅家家境也還可以,但那也是在鄉下可以,跟魏家還是差一大截的。
魏老太爺和大兒子、大兒媳商量道,“給親家大舅去信問一問,看親家大舅和三舅爺的意思,願不願意過來。你們把情況說一說,就是看宅子,吃穿花用,都是咱家出,人過來就成,平日的活兒就是打掃下院子什麼的。雖是親戚,咱們也不能叫三舅爺白乾,一年二十塊大洋,你們覺著如何?”這二十塊大洋,可見魏老太爺厚道,在鄉下,五六塊現大洋就能娶房媳婦。在北京,雖然去工廠做工,一月也能有十塊錢,可是,工廠裡幹活的時間長不說,活也不輕閒。再者說,工廠發工資,你自己吃喝拋用,工廠可是半點兒不管的。
李氏顯然也想明白這一點,卻是有些不好意思,“原本就是親戚,叫三舅爺過來,他也願意。錢不錢的,並沒關係。”
魏老太爺笑,“一碼歸一碼,你們寫信問一問。”
魏時李氏都應下了。
這就是陳萱沒個好孃家了,要是陳家叔嬸為人忠厚,宅子是魏年買的,草莓是陳萱種的,就是僱人看宅子,也得先說陳萱的孃家人。哎,就陳萱那叔嬸,不提也罷。估計陳家的陰德都落陳萱頭上,至於陳家叔嬸,缺德還不夠哪。
好在,陳萱並不在意請誰看宅子,只要是個可靠人就成。
轉眼就是新年。
魏年還假裝不在意實則很刻意的提醒了陳萱好幾回新年禮的事,陳萱都覺好笑,想著阿年哥是真的很期待她送新年禮啊。陳萱也有些好奇阿年哥會送她什麼新年禮。
年下所有的活都與過年有關,主要是準備過年的吃食,陳萱李氏都是一把幹活的好手,料理的俐俐落落,男人則忙著鋪子裡的買賣,還有就是親戚朋友互送年禮的事。臘月二十三在家宴請了夥計掌櫃,發了過年錢。年三十晚上照舊是一桌豐盛無比的年夜飯,魏老太太覺著,陳萱現在不如以前老實了,這不,吃飯時那筷子,總是朝肉菜伸。不過,想到大過年的,不好嫌媳婦吃得多。再者,小兒子剛租了宅子,明年準備還要多種草莓,種草莓這事兒,家裡就陳萱比較成。介於明年還要陳萱種草莓掙錢,魏老太太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了。
所以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真乃人間至理。
雖然陳萱現在尚不明白這道理,她卻是活的坦蕩了不少,她平時努力幹活,對魏老太太也盡心服侍,要是肉菜少,她是不會動的,畢竟,在陳萱的心裡,好菜總要先給老人和孩子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