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叔嬸(第2/3 頁)
著在上輩子的回憶中狠狠的拽了出來,陳萱掀開棉門簾子就出去了。陳二叔陳二嬸都是一身厚棉衣裳,見到屋裡出來個身穿胭脂紅色的半舊旗袍、頭梳一個油光光的攢兒的小媳婦,一時真沒敢認,要不是陳萱喊他們“二叔二嬸。”,便是走在街上,見了都認不出陳萱的。
陳二嬸到了魏老太太屋裡還說哪,“哎喲喂,這皇城根兒的地方就是不一樣啊,北京城的水土養人哪,看咱們萱兒,這才幾天沒見,都水靈成什麼樣兒了!老太太,我們萱兒在你家,可算是掉福窩兒裡頭啦。”
陳萱到外頭付了陳二叔陳二嬸過來的車錢,又端來茶水,陳二嬸慌手慌腳的接了一杯,掀開茶盅蓋子喝了兩口,連聲誇讚著,“這北京城的茶也不一般哪,好喝,在咱們鄉下,都是春天的柳樹葉子捋一把曬乾了,冬天當茶的。這城裡的茶不一樣,怪香的。”
魏老太太一隻手靠在鎖著的點心匣子上頭,笑,“覺著香就多喝兩碗。”
“那不能,能吃這一碗就是福分啦。”陳二嬸笑彎了眼,彎中透出親近來,“我們秋天忙完了,家裡也沒什麼事兒,就記掛著萱兒,這孩子,自她爹孃去了,就沒離開過我們。哎,她嫁到您家,我們也知道定是好衣裳好吃食的享福哪,可不過來瞧一眼,總不放心。這是自家田地裡打的花生,我跟她二叔給扛了半袋子來,是今年的新花生,大娘您嚐嚐,都是挑的上好的咧。”說著就開啟布口袋,往外捧了一大捧,給魏老太太擱在掀開半拉炕褥子只留下炕蓆散熱的炕頭兒上了。當下把魏老太太嫌棄的不輕,魏老太太直叫喚,“阿萱趕緊拿個簸箕來,親家嬸子,炕上可不能放吃的!”
陳二嬸讓魏老太太叫喚的有些不好意思,直接臊紅了臉。陳萱趕緊去廚房拿了個半尺見方柳條編的小簸箕,收拾起魏老太太炕上的花生,又用洋白布巾把剛剛放花生的地方擦了一遍,連帶著陳二叔帶來的半口袋花生,陳萱說,“我拿廚房去,這花生炒一炒更香。等炒好了,再拿過來叫老太太嘗一嘗。”
“是這個理,是這個理。”陳二嬸自詡陳家村一等一的精明人,當下又道,“路遠,這大冬天的,怕路上遇著風雪,炒花生一潮就皮,就沒炒,直接帶來的。叫萱兒炒吧,萱兒炒花生的手藝,可是我們闔村兒數得著的。”
“這就很好了。”魏老太太臉上重恢復了笑眯眯的模樣,臉上的皺紋像菊花兒一樣綻放,“親家叔親家嬸子記掛著過來看看,就是你們的心意。你們也只管放心,阿萱在我們家裡,我拿她當閨女一樣待。瞧瞧她如今身上穿的,都是新做的。”可不是陪嫁過來的那兩身破土布衣裳。想到陳萱那兩身衣裳的陪嫁,魏老太太就一肚子的不滿,真是親叔親嬸子辦下的事,現下還有臉來!也就是她們老魏家厚道,換別家試試,誰家給二十塊大洋的聘銀,只換兒媳婦兩身土布棉衣的陪嫁能幹休!換個刻薄人家,陳萱還不知如何受搓磨哪!
陳萱到廚下放下花生,回屋兒時正聽到魏老太太尖著嗓子揚著調子的這一句,陳萱沉默的站在門口邊兒,什麼都沒說。
陳二嬸也不愧做出就給陳萱陪嫁兩身土布衣裳陪嫁的親嬸子,陳二嬸只管笑嘻嘻的奉承魏老太太,“是啊,誰不知老太太您是數得著的好婆婆。就是剛我們見著萱兒,都沒認出來。這滿打滿算的才來您家一年的功夫,就活脫脫的跟變個人兒似的。”話間眼風掃過站門口的陳萱,招呼陳萱,“萱兒你過來,給嬸子好生瞧瞧,家裡沒了你,我跟你叔這一年哪,都不知怎麼過的。你叔想你想的,直流眼淚,我也是半宿半宿的睡不著覺,就是你弟你妹,都是隔三差五的夢著你。萱兒啊,還是你爺爺給你定的這親事好啊,你可算是掉進福窩兒裡了。”來這片刻功夫,陳二嬸已說了兩次福窩兒,可見對陳萱這親事有多羨慕。
陳萱平靜的聽著陳二嬸這一套話,只是低著頭,依舊沒說話。
魏金翻個白眼,心裡已是一千個看不上陳家叔嬸,同魏老太太道,“媽,陳家二叔二嬸兒這麼大老遠的過來,趕緊把西配間兒收拾出來,把炕燒上,也讓陳家叔嬸歇歇腳。二弟妹你別傻站著了,去收拾吧。大弟妹去廚下瞧瞧,中午安排幾個好菜,招待陳家叔嬸。”
陳二嬸連忙笑著客氣道,“可別這麼著,大姑奶奶可忒客氣了。”
陳萱低聲道,“老太太,我去收拾屋子了。”
魏老太太一點頭,老太太見著陳家叔嬸心情就不大好,原想教導陳萱兩句,可看陳萱一幅逆來順受低眉順眼的小模樣兒,魏老太太又覺著,到底不是親爹孃,這也怪不得陳萱,一揮手,就讓陳萱去幹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