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借書(第2/3 頁)
一呶嘴,同她娘道,“媽你這話倒是同大姐說一說才好。”
“你大姐怎麼啦,你大姐給老趙家生了倆大小子,還不好?!”魏老太太說著大閨女給老趙家生兒子的事,不禁又想到陳萱這都進門仨月了,怎麼還沒見動靜。
不過,想想,也才仨月,沒動靜倒也正常。
瞥一眼正在改衣裳的陳萱,魏老太太也沒說什麼。
出了正月,天氣轉暖,陳萱就把去年的大棉褂子拆洗了,去了一層棉,把衣裳改成夾的繼續穿。
只是有兩件事讓陳萱掛心上,第一件是,她依舊沒找到掙錢的法子還魏年的錢;第二件是,魏銀認識的字有限,魏銀基本上把自己認識的也都教陳萱了。
陳萱就想著,怎麼才能再多認些字呢。
其實,現在的陳萱,基本上家常用的字也都認得了,可是,她就是願意多認一些字,總覺著,認字是一件極好的事,字自然是認得越多越好。
為著多認字,陳萱連魏家的月份牌和老黃曆都翻了一遍。
可以說,陳萱對認字的渴望,簡直都要將欠債的事壓過去了。
陳萱想了幾日,終於給她想到一個法子,陳萱私下同魏銀商量,“銀妹妹,我聽你說咱們後鄰許老爺家是書香門第。銀妹妹,我想著,咱們這樣憑空想著認什麼字,越想越想不出來。你說,咱們能不能同許家借本書,這樣,既看了書,倘有不認識的字,也就能順道認了。”
“跟許叔叔借書?”魏銀一聽就連連擺手,“二嫂,這你是別想,許叔叔拿書當命根子。有一回,許叔叔的一個朋友,借了他一本書,忘記還了,那朋友家在江南,就把書帶到了江南去。許叔叔手裡銀錢有限,他找咱爹借了塊大洋,連夜買了火車票,追到了江南,把書要了回來。他怎麼肯借書給咱們哪?”
陳萱乍一聽,也覺著不大有門兒。不過,她細思量半晌,方道,“哎,我聽說江南是極遠的地方。”
“可不是麼,坐火車得走兩天兩夜。”
“許家老爺跑這麼遠也要把書要回來,說明,他心裡是極愛書的。”陳萱認真的說,“這事,是他那朋友不對,怎麼能忘了還書呢?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陳萱認識的這些個鄰居,就一個許家是比較熟的,還就一個許家是書香門第。除了許家,陳萱實在沒地方借書去。陳萱打定主意,同魏銀道,“銀妹妹,這事也不急,咱們先試試看。”
儘管陳萱說的很有譜的樣子,實際上,她心裡半點把握都沒有。許老爺這樣能為一本書坐兩天兩夜的火車追到江南那樣遠的地方去,這樣愛惜書的人,怕是不願意把書借給她這樣一個鄉下婦人的。可是,就算沒把握,陳萱也想試一試。
琢磨好幾日,陳萱定下主意來。
她一向實誠,定下了主意,又覺著這事不大光明,好像算計人家似的。不過,陳萱還是厚著臉皮,在許家姑娘來尋魏銀時,很殷勤的幫著端茶遞水,有時,魏老太太不在家,她還仗著膽子從魏老太太的點心匣子裡拿點心,陳萱一塊都不吃,她裝在白瓷盤裡,給小姑子魏銀和許家姑娘送過去,叫她們吃。
這事兒,頭一天就叫魏老太太知道了,倒不是魏老太太拿出點心匣子數數了,是魏金告訴魏老太太的。因為,陳萱拿點心時魏金不樂意來著,還不叫陳萱拿。陳萱是打上了許家姑娘的主意,她硬是頂著魏金的一雙吊梢細眼,說,“許家妹妹是阿銀的朋友,咱們太爺同許老爺交情也好,咱家可不是摳門兒人家。”然後,陳萱就拿了三塊點心裝盤端走了。
魏金沒有不告狀的,魏老太太說了陳萱好幾句,說陳萱,“這是你的嗎,你就這麼大方。”
陳萱悶頭任魏老太太數落,然後,許家姐妹再來,陳萱還給她們拿點心吃,把魏老太太氣的,直接弄把大鎖,把點心匣子上了鎖。陳萱就沒法子了,不過,雖然沒點心給許家姐妹吃,陳萱已經藉著點心,厚著臉皮跟她們認識了。
這主要是,許二妹許三妹自小上學,學問是有了,針線上就很一般,據說是不怎麼會做的。許太太許姨太太每天要操持家裡的事,忙不過來時,偶爾釘顆釦子縫個紐絆就得她們姐妹自己來。反正,那活計,挺一般的。這還是陳萱這樣的厚道人說,陳萱就與她們道,“你們家裡太太、姨太太的也忙,你們跟阿銀是好姐妹,我比你們大幾歲,你們要不嫌我沒文化,就叫我一聲姐吧。哎,你們是斯文唸書的人,針線什麼的,原不該是你們的本分,我看你們,就像看自己妹妹一樣,要是不嫌棄,先脫下來,我幫你們縫一縫,也省得你們回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