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第3/4 頁)
從得到的蛛絲馬跡和朱太醫的話語他還是能推斷出是誰幹的。
這讓他非常震怒。
他不在乎朱太醫死不死,他在乎的是哪個兒子打皇后肚子裡孩子的主意。
“蕭明謹。”建武帝冷冷地自言自語:“我看你真是不知道謹言慎行這話是什麼意思。”
建武帝十分不滿。
不滿他陷害弟弟,不滿他無君無父。
雖說那是自己兒子,可是他更在乎權利。
現在這個兒子,又掀起了立太子的事情,建武帝覺得自己可以給他一點教訓了。
人不能太猖狂了。
通政司的訊息總比別人快。
加上此刻他得到江南的訊息,知道二兒子被人找到了,受了不輕的傷,現在正在養傷,因此他心情好了很多。
不過又因為得到江南河道衙門可能參與謀害洛王的事,而那些官員其中就有齊王的人,這讓建武帝的懷疑到了頂點。
這讓他懷疑,這樣一個對君父不忠,對兄弟不義的兒子上位之後,他會好好對那些兄弟們嗎?
到時候他那些個兒子,還能剩下幾個活著的?
這不是他願意看到的。
所以很多事情就是如此,積少成多,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一點點懷疑不能如何,可是懷疑增多了,時間一長,便會積累太多的能量。
終有一日會毀人性命。
可即便如此,建武帝也不會徹底打擊了齊王。
因為,他需要平衡。
他是不會讓哪個兒子獨大的。
第二日,皇帝在朝上大發雷霆,斥責上疏之人居心叵測。
一句話,不過是說,老子還沒死呢,你們就緊趕緊的要我立繼承人,是把朕當了死人嗎?
這話說出來可沒有哪個人能夠承受的。
上疏的嚴必知卻是個十分犟脾氣的人,還跟皇帝頂上了,最後結果落了個致仕還鄉,永不敘用的結果。
其他幾個齊王的黨羽也被嚴重打擊了。
加上河道衙門的人也被下了獄,著人押送進京,三司會審,顯然皇帝這回動真格的了。
這還不算完,齊王回到家,正懵然不樂,有些心驚肉跳,結果又接到皇帝派來訓斥的口諭。
聽完口諭,齊王出了一身冷汗。
這口諭嚴厲斥責他結交黨羽,擅專朝政,品德有問題,讓他在家好好反省。
齊王一聽,頓時大驚,心中卻知道怕是父皇對他存了猜忌之心。
他也是後悔,看來最近真的要更低調才行。
可這還沒完。
當天夜了,他得了訊息,洛王找到了。
這訊息讓齊王愣怔了許久,半晌才申請複雜地說:“哼,倒是便宜他了。”
他覺得這樣也好。
若是二弟去了,到時候父皇怕是更加懷疑他了。
現在洛王出現,好壞參半。
好的方面是他好事都被洛王佔去了,而壞事則全被他給攤上了。
可是他不會氣餒,既然準備參與奪嫡,就要做好了各種準備。
是低潮還是高峰都需要冷靜。
在這方面,他絕對有耐心。
他會繼續等待下去,就像等待獵物的眼鏡蛇一樣,早晚會尋找到敵人的致命之處。
到時候一定能夠直接咬死對方。
要是以為一時的榮耀能代表什麼,你就是笑話了。
他從來不相信這些,也從來不會因此而得意。
從這方面來說,他是個合格繼承人。
“殿下不用氣餒,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將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增益其所不能,而後才用之。吾觀殿下定是英主,只需忍耐一時到時候定然能夠等到反擊之時,到時候哪愁大事不成?”
高士奇作為齊王手下頭號謀臣,自然不會看著主子落魄,不管怎麼樣,大家的命運都是搭在一起了,他是一定要讓齊王上臺的。
其他幕僚也一個勁兒的勸洛王,忍一時之氣,待將來反擊。
齊王微微一笑,此刻倒還保持著翩翩風度:“各位的心意,本王都明白。父皇只是一時誤解了我,以後定然會明白我的清白。從今日起,本王就要潛心於府中潛修,不理朝政,諸位當盡心與本王切磋才是。”
各人俱道是。
--第一更。
累a跟你沒完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