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3/4 頁)
人都瘋癲了。
就在凌皇后和凌蘭傑還來不及阻止的時候,吳悠兒轉身就已經變成了淑妃,成為了皇上最寵愛的後宮女子。
事情原本到這兒,也許就該結束了,但是凌家兄妹卻不甘心。凌蘭香懊惱的是,她原本想要拉攏東疆城城主,卻沒想到弄巧成拙,吳悠兒沒有變成她的嫂子,卻變成了同她爭寵的情敵。
凌蘭傑懊惱的是,他與自己的妹妹和太后、德妃合謀害死了慕容婉兒,卻沒想到把長相酷似慕容婉兒的心上人陰差陽錯地推到了皇上的龍榻上。
凌蘭香幾次三番想要暗害了吳悠兒,但都被自己的哥哥給阻止了,她想,既然不能殺了吳悠兒,那就把吳悠兒變成她能控制的棋子,於是她讓吳悠兒拿毒藥給蕭辰域喝,致使蕭辰域在宮中變成了殺人的瘋子。
吳悠兒原本不想傷害任何人,但是凌蘭傑告訴她,為了她那個不是皇上親生子的兒子,為了他們的將來,只有皇上最愛的兒子死了、瘋了、傻了,才能保住他們的命。
一直以來,吳悠兒最愛的男人都是凌蘭傑,就算皇上對她再好,她也覺得自己不過是先皇后慕容婉兒的替身,而皇上毀了她的一生。
所以,她心中對皇上原本就有怨,再加上凌家兄妹的攛掇,一時鬼迷心竅,她就利用自己那張善良柔弱的臉騙過了年幼的蕭辰域。
後來,她每日受著良心的煎熬,有好多次都忍不住想要對皇上講明實話,但是她不敢,因為她也是同謀者。
無奈之下,她只好兵行險招,讓皇上模糊地認為自己的兒子蕭辰銘不是他的龍種,然後請求皇上讓她遠離皇宮。
就這樣,心有懷疑和盛怒不已的皇上將吳悠兒和她的兒子趕到了慶州,而她在慶州吃齋唸佛,就是希望能減輕自己心裡的罪孽,她覺得自己對不起先皇后,對不起皇上,對不起蕭辰域,也對不起自己的兒子蕭辰銘。
聽著淑妃娓娓道來那些陳年往事,靜月也多有感嘆,淑妃最大的錯,也許就是愛上了凌蘭傑。
“淑妃娘娘,你知道凌皇后和先皇后之間的事情嗎?她有沒有告訴過你?”靜月問道。
從回憶里拉迴心神的淑妃點點頭,說道:“凌皇后心裡很清楚,只要她哥哥在一日,她就不能動我分毫。但她也不想我日子好過,她知道我會因為那些不能說的秘密,每日備受煎熬,於是有意無意之間,她就透露出先皇后是她和德妃一起害死的,當然還有太后和凌蘭傑。”
看著淑妃臉上慘淡的笑容,靜月說道:“凌皇后知道你和凌蘭傑曾經是戀人,而且你還深愛著凌蘭傑,她相信告訴你這個秘密之後,你為了保護自己的情郎絕不會出賣他們,但是你的良心不會允許你坦率地像個沒事人似得過每一天,也許有一天你會因為自己的內疚而死,這就和她沒有關係了。”
“越王妃,也許你猜想的沒錯,在最初的那段日子裡,我度日如年,有很多個夜晚我都想了此殘生,但是想到我的銘兒,我就必須要活下來。在慶州,我吃齋唸佛就是想要自己的心裡能夠好過一些,也許此生我都不能把心裡的秘密說出來,但至少佛祖能聽到我的懺悔。”說到這裡,淑妃的眼睛裡露出虔誠的目光。
“雖然佛家常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也講過因果報應,講過‘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吃齋唸佛並不是淑妃娘娘你能贖罪的真正方式,如果讓你的良心能安,那你就應該對更多的人講出事實,不能任由那些壞人繼續做惡事。我想,淑妃娘娘今日選擇將這一切都告訴我,是因為你打算說完這些就結束掉自己的生命,是嗎?”靜月盯著淑妃的眼睛說道。
“越王妃,你——”淑妃沒想到靜月竟然能猜出她的心思。
“你想知道為什麼我猜得出你心裡的想法?呵呵,其實很簡單,因為你現在還深愛著凌蘭傑,更想要保護你的兒子銘王,你認為,只要你死了,這所有的秘密就不會再次從你嘴裡說出來,而你選擇告訴我,只是想在臨死之前討個心安。淑妃娘娘,我說的對嗎?”靜月質問道。
“或許你說的沒錯,我只是一個愛而不能的女人,一個想要保護自己孩子的母親,我能做的不多,也許我死了,就能省去很多的麻煩。”淑妃說道。
“淑妃娘娘,我現在終於能理解當初凌家兄妹為什麼能那麼容易控制你了,因為你實在夠單純。你以為你死了,你的兒子不是皇家血脈的事情就能隱藏住了嗎?你以為你死了,凌蘭傑就會毫無後顧之憂了?你以為你死了,就真的能去九泉之下求得先皇后的原諒?你太天真了!”靜月諷刺地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