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第4/4 頁)
太明顯了。若是對方不放心,在回去的路上設下關卡,也是麻煩事兒。
幾人從山路來到江邊,讓東元一個人去了附近的漁村,僱了條漁船過來。
東元看人的本事還是不錯的。那漁夫有六十多歲的樣子,家裡的漁船更是青江上隨處可見的樣子,十分不起眼。
幾個人上了船,一路往北行去。青江由西向東,將大齊朝的疆土一分為二。大齊朝的京城在北面的右江道,和青江南面的江南道隔江相望。
簡飛揚一行人帶的東西少,行動也快。他們前腳僱了漁船剛出了碼頭,往北面行去。那個村子裡後腳就有保正過來,宣佈青江這一帶從下午開始封航,讓村子裡各家各戶都長點心眼。若是有在外面打漁未歸的,要去村長那裡保備。
好在這裡是漁村,此時又是汛季,村裡人在外打漁未歸的,倒有一多半的人。村長也是本村人,知道這是常事,總不能上面說不許打漁,他們就都坐在家裡餓死。——每年漁汛的時候,就這麼短短的兩個月,他們漁村人,就靠這兩個月做得活兒吃一年。因此這種律令頒下來,他們也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執行得迷迷糊糊。
東元僱得那位老人並無家人,村裡人都只當他一大早出去捕魚去了,也幫他報了個“出漁”。因此承安府的人便失去了最後一個可以將聖上派來的欽差追回的機會。
簡飛揚帶著棟子、春生和東元,坐了兩天兩夜的小漁船,終於到了北面,上了右江道的碼頭。
為了答謝這位漁夫,簡飛揚將身上剩下的五十倆銀子都給了他。
這位老人也是謹慎之人,曉得人不露財的道理。暗暗袖了銀子回到漁村,又收養了同族的一個孤兒,父子倆搬到附近的鎮上過起來。
簡飛揚棄舟登岸之後,知道承安府的人手還不可能伸得這麼長,便尋到了附近的官府,拿著自己的牌子要了幾匹快馬,往京城奔去。
他們一行人回到京城的時候,幾乎到了傍晚時分,他們是趕在關城門之前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