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3/4 頁)
obo81135395的粉紅票。O(∩_∩)O
第五十五章亡羊補牢中
夏夫人帶著兩個孩子同沈氏一起回了裴家。晚間洗漱過後,將要歇息的時候,夏夫人悄悄跟裴立省說了賀寧馨的提議。
隨著夏夫人的講述,裴立省起初還漫不經心,其後卻是越聽面色越凝重,沉心思索起來。
此計關係到寧遠侯府、皇后娘娘、三位皇子、還有裴家和聖上,其間關係錯綜複雜,裡面蘊含的深意,裴老爺越想越心驚。就是不知這鎮國公夫人真的是如此深謀遠慮,還是偶爾為之,所謂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是也。
夏夫人不知裴立省在想些什麼,自己靠在架子床的後靠背上,又回頭整了整淡藍色繡著一支迎風獨立的蘭草的大迎枕,對裴立省道:“寧馨的這個主意,雖然轄制了舒芬,可是卻幫了那些妾室。——老爺覺得我說得可對?”夏夫人對賀寧馨已經不知不覺親近起來,言語裡不再稱她是“鎮國公夫人”,而是叫了她的閨名。
夏夫人的意思是,如果楚謙益無論出了何事,都會由裴舒芬來承擔責任,那些妾室還不都聯合起來,一石二鳥,既除了嫡長子,又除了填房夫人?
裴立省正想著自己的事兒,聞言看了夏夫人一眼,笑道:“我們大齊朝對承爵有鐵律,非嫡子不能承爵。就算嫡系死絕了,庶子也要記到嫡母名下,才能襲爵。再說,皇后娘娘的孃家,立誰都不會立庶子做世子。除非有妾室扶正,庶子變做嫡子,又或是庶子被寄在正室名下,充作嫡子才行。”
再說就算裴舒芬被聖上休離了,又不是楚華謹死了,難道寧遠侯府不會再娶一個繼室回來?哪裡輪到妾室出來摘桃子?——這些事別人想不到,寧遠侯府的妾室可都是心知肚明的。
夏夫人有些不忿自己的想法被裴立省駁了回來,偏著頭想了想,扳著指頭給裴立省數起來,“頭一個蘭姨娘和桂姨娘,兩人是賤籍出身,不是良妾,不得扶正,所以她們倆,早就不做指望了。如今兩個人一個想兒子考科舉,一個想兒子考武舉,都打算自謀出路呢。最多背靠皇后娘娘,多些路子和人脈而已。——比那些白手起家的寒門仕子要強些。”
“第二個齊姨娘和方姨娘,都是出身大家,又是良妾。特別是齊姨娘,孃家得力,又兒女雙全,當年還跟楚華謹有過婚約。若是要妾室扶正,最有可能的,就是齊姨娘。那方姨娘,聽舒凡說過,是個明白人,且不貪心,應該不足為慮。——所以這一計,若是讓姨娘們知曉,最可能打主意的,便是齊姨娘。”
裴立省笑眯眯地看著夏夫人如數家珍一樣盤點著女婿。
楚華謹的幾個妾室,道:“那些人也值得你費這些功夫打聽。有那功夫,不如多陪陪益兒、謙謙和老夫才是。”
夏夫人啐了裴立省一口,道:“跟你說正經的,別瞎打岔”
裴立省笑著搖搖頭,道:“妾室扶正這回事,勳貴世家裡面極罕見。更何況寧遠侯府是皇后娘娘的孃家,你說皇后娘娘會不會同意?”這不是讓皇后娘娘打自己的臉?
夏夫人想了想,也笑了,又有些遲疑,道:“就算如此,可是保不準……”
裴立省點點頭,道:“是,以後的事會怎麼樣,誰也說不準。就像當年,齊姨娘也沒有想過她會從原配正室,變做妾室。誰又能說,她的孃家定南侯府,未來不會立下大功,讓她有個扶正的理由?”
在皇權傾軋裡,什麼名分、嫡庶、尊卑、規矩,都是過眼煙雲。只有贏了的人,才是硬道理。——就算史書,也都是勝利者書寫。百年之後,誰還在乎哪一家的主母是妾室扶正,哪一朝帝王又是殺父弒兄上臺?
更何況,對於帝王來說,對自己家人狠心的,說不定是個對百姓善待的好皇帝。而對自己家人呵護備至,百依百順的,也可能對黎民百姓來說,是個不折不扣的昏君暴君。
好皇帝和好人從來都不能劃等號,而且兩者的評價標準本來就不是一條路上的。
夏夫人聽出點門道,點頭道:“這倒是。咱們大齊朝如今的首輔,就是老2舒蘭嫁得趙家,不是剛剛將那蘇夫人扶正了嗎?聽說首輔趙大人還專門向聖上請旨,請封蘇氏為誥命夫人呢”
說得是裴家老2裴舒蘭嫁的首輔趙家。趙之慶是當朝首輔,裴舒蘭嫁得是他的庶長子趙振邦。趙振邦是趙之慶唯一的妾室蘇夫人所出。那趙之慶正室死了多年,一直沒有續絃,都由妾室蘇氏打理家事,人都叫她“蘇夫人”,十分有才氣,也很守規矩。所以雖然是妾室,因為她人好,夫君又是首輔,在京城貴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